Consul-General Lecture Series Public Lecture by Consul-General of Peru in Hong Kong General Vision of Peru Mr Enrique Carlos Cardenas Arestegui, the Consul-General of Peru in Hong Kong, delivered a public lecture entitled “General Vision of Peru” on 24 November 2021. Organised by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the lecture was the first…
General Vision of Peru Introduction This talk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places to visit/travel in Peru, Peruvian food, immigration and Peru/China relations. Date: 24 November 2021 (Wednesday) Time: 2:00 – 2:45 p.m. Speaker: Mr Enrique Carlos CARDENAS ARESTEGUI, Consul-General of Peru in Hong Kong Delivery mode: Face-to-face with online broadcast via Zoom Venue: Lee…
STFL Online Workshop Series – Looking into Taiwan’s Game Localisation Industry Today The 4th workshop of the STFL Online Workshop Series on Game Localisation and Digital Entertainment 2021, entitled “Looking into Taiwan’s Game Localisation Industry Today”, was held on 28 October 2021. The workshop, delivered by Prof Yang Cheng-Shu,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Fu Jen Catholic…
文匯報 2021年11月8日 【恒大譯站】方言翻譯 是個謊言? 「語言是由海軍和陸軍把守的方言。」社會語言學家溫里克(Max Weinreich)如此區分何謂「語言」(language)與「方言 」(dialect)。換句話說,被稱為「語言」的說話方式通常有國家體制的支持,並且由官方宣告該語言是國家語言或官方語言。因此,被認定為語言或方言的語言差異並非源自字彙或文法的重複數量,也並非源於相互可理解性,而是根植於地緣政治因素。政治、歷史、族群認同、文化及原居民權利的考慮,皆遠高於技術層面的語言考慮。 「方言」一詞也模糊不清且爭議不斷,事實上,每個人都說(至少一種)方言,然而,「標準方言」說話者-例如主流新聞播報員、受過高等教育的上流階層-通常認為他們沒有使用方言,但難免有「口音」(accent)。 舉例來說,瑞典語和挪威語被視為兩種語言(分別為瑞典和挪威的官方語言),這兩種語言的使用者卻完全可以理解對方。同樣,雖然印度語和烏爾都語的書寫文字不同,但是,口說語言有很高的重疊性;然而,由於這兩種語言分別屬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因此被視為兩種語言。另一方面,儘管作為中文「方言」的廣東話和普通話的書寫文字很類似,但是口說語言的相互可理解性很低。 英語差不多全球通行,不論在任何地方,人們驟耳聽來,英語不就是英語嗎?可是,美式英語跟英式英語,也可以差天共地。比方說:A geezer wearing pants going into a first-floor apartment carrying a casket,美國人理解到的是:an old man wearing trousers going into the floor at street level carrying a coffin(老頭穿着褲子,抬着棺材走進底層),英國人卻會以為是a tough guy wearing only his underwear going up the stairs to the floor above street level carrying a jewellery box(粗漢僅穿內褲,拿着首飾箱走上一樓)。此等句子,怎一種「英語」了得!…
文匯報 2021年10月11日 【恒大譯站】翻譯目的不同 歌詞譯文各異 內地歌手黃霄雲演唱的《星辰大海》自今年發布以來,火速佔據了各大排行榜的榜首,成為了抖音神曲,亦出現了不同歌手和不同語種的翻唱版本,比如英語、韓語、日語等。YouTube、Bilibili以及騰訊視頻上可以搜索到這首歌曲的歌詞英文版以及英文翻唱,將其做個對比,會發現其中有許多有趣的翻譯話題。 YouTube上兩個版本的歌詞翻譯以及B站上的演唱版本在主歌和副歌部分的處理如下: 我願變成一顆恒星,守護海底的蜂鳴 譯文一︰I would like to become a stellar. The bee that guards the bottom of the sea. 譯文二︰I wish to become a star, guarding the buzzing of the sea. 演唱版︰I want to be a star shining. Guard the seafloor with bee humming. 有多遠的距離,穿過人海,別停下來,趁現在還有期待 譯文一︰How far is the distance. Through…
文匯報 2021年9月28日 【恒大譯站】「分別」翻譯分別大 英文有個詞語並沒有對應的中文詞語,於是編詞典或做翻譯的人便硬把中文一個意思似乎相近的詞語拿來對譯,而這個新用法竟然大行其道,比原來的英文詞語更常用。我說的是「respectively」和「分別」。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對「respectively」的定義是「in the same order as the people or things already mentioned」。這個定義有點難明,但其實看例子便能明白其用法。例如,「John and Peter are 17 and 19 respectively」的意思就是「約翰17歲,彼得 19歲」。奈何,現今的標準譯法或寫法是「約翰和彼得分別是17歲和19歲」。 這樣用「分別」其實是沒有根據的!查一查各大中文詞典便可知,「分別」並無這種「按順序對應」的用法。我並非反對任何新用法,而是主張有需要才採用。「分別」這個新用法不但大多沒有需要,而且要讀者或聽者自行把「分別」的前後兩組項目按次序對應,增加了理解上的負擔。 從上文的例子已可見,不用「分別」的寫法會明確得多,而且往往較為簡單。現在再舉一例。「中美雙方的投資比例分別為七成和三成」這句,直接說「中方投資了七成,美方投資了三成」或「中方的投資佔七成,美方佔三成」有什麼不好? 現在,「分別」的用法已超出「respectively」的範疇,大多純屬多餘,甚至令句意重點模糊了。例如,「XXX沐浴乳,特價HK$xx,分別有白色梔子花、玫瑰茶牛乳、皇室經典系列任你選擇」、「她分別在女子五十米蝶泳和女子一百米背泳奪金」這兩句的「分別」應該乾脆刪掉。又例如,「我們找了四位參加者,分別有兩位男士和兩位女士」這句可簡化為「……,兩位男士,兩位女士」。再看「香港佩劍代表都分別在32強賽出局」,這句的重點其實在「都」,加了「分別」不但多餘,而且淡化了「都」的語氣。 有時候,「分別」是有實際作用的。例如,「甲分別跟乙和丙會談」裡的「分別」就可避免歧義,以免讀者誤會是三人一起會談。但是請留意,這裡「分別」的用法並非「按順序對應」,而是其原有意思「分頭;各自」。 那「分別」的「respectively」用法是否一定無用呢?這又未必。例如,「表現最好的兩個物業是甲和乙,租金分別大升了44%和43%;丙和丁的租金分別上升29%和26%;戊和己則分別漲了14%和11%」這句,若不用「分別」則會不斷重複「升」和「漲」兩字,太過累贅。雖然中文不像英文那樣忌詞語重複,但愚見認為,除了實指的名詞(例如人名、物件名稱等)例外,還是應該避免重複多於三次。 池威霖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