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Uncategorized
文匯報 2022年7月25日 【恒大譯站】思考句子表達 避免濫用進行 筆者讀書時,聽過很多老師講述「進行」一詞的濫用情況。「進行」本身不是個問題詞,但很多時候卻因譯者惰於思考而不住濫用,以至「進行」泛濫。「進行」本身是動詞,後接名詞詞組,但當「進行」後接的成分本身也是動詞,「進行」就大可不必。這明顯是不加思索採納英語的名詞化手段(nominalisation),系統功能語法中稱這類現象為「grammatical metaphor」。英國工業革命後,本來廣泛用於科學文本的名詞化手段漸漸推廣至一般文類,現在的正式書寫英語中尤其常見,更影響其他語言。 雖然如此,使用「進行」有時候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後接名詞或由外語引進的類名詞成分,這些情況在科學文本尤其常見,可說是難以避免,因為名詞化是用語言構建抽象概念的一個主要手段,但表達一般事情時,「進行」則是大可避免。下文列舉一些例子,與各位一同考察: 例一 We will analyse the annual financial accounts submitted by the operators. 譯文一:我們會對營辦商提交的周年賬目進行分析。 譯文二:我們會分析營辦商提交的周年賬目。 例二 Both have agreed to discuss again early next year. 譯文一:雙方同意於明年初再進行商討。 譯文二:雙方同意明年初再商討。 例三 We will provide long-term and reliable data for analysis and archival by the laboratory. 譯文一:我們會提供長期和可靠的數據讓實驗室進行分析和存檔。 譯文二:我們會提供長期而可靠的數據讓實驗室分析並存檔。 濫用「進行」的情況有時候還會連帶濫用某些語法結構,例如「對」字結構(如例一),這與句子的焦點有關,或是介詞結構「於」(如例二)。另一可略提的是並列語言成分的連詞。很多時候大家並列任何成分都會用「和」,就如英文總用「and」。英文的確主要用「and」,但中文還有很多其他連詞,例如並列動詞時可用「並」、並列形容詞時可用「而」(如例三)。 句子焦點其實是一個重要的考量,中英文句子的焦點一般都在句末。書寫相對說話有一個限制,就是控制句子焦點的手段相對有限。我們說話時,往往很自然用重音標示焦點或反差,例如「我們明天到沙田購物。」說話者把句子重音加於「我們」、「明天」、「沙田」還是「購物」,往往表示了他究竟想表達什麼,不要小看這個問題,這有時候正正是誤會的根源。由於書寫時少了語調這個手段,便更要留意句末該放什麼。很多時候,資訊都可以用不同的句構靈活調動,除非有某些語法的限制。例如: A wooden bench…
(This news clipping was published on am730 on 20 July 2022. In Chinese only) 恒大商務翻譯(榮譽)學士 翻譯新方向 成就多元專才 全球商業環境千變萬化,若要勝人一籌,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敏銳的文化觸覺及出色的商業溝通技巧。香港恒生大學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涵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元素,設計靈活多樣,訓練學生將來從事翻譯或傳譯工作,應付日益增加的語言服務需求。 課程由翻譯、語言、商業及通識教育四大範疇組成,注重培訓口譯人才,包括英語、粵語及普通話的互譯訓練。學院成立商務翻譯中心,承接各類筆譯及傳譯工作,特設專業譯者團隊,指導學生實務翻譯之道,並確保譯作質素。學院與多家公司合作,當中包括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Marks & Spencer、利記集團及漢華專業服務集團。 教學設施先進完備 恒大提供媲美業界的先進教學設施,其中馮堯敬堂設有尖端的即時傳譯設備,會議廳建有六個即時傳譯室,設計符合聯合國國際標準的格式,是翻譯學院的訓練基地。剛翻新峻工的翻譯科技工作室配備多台iMac電腦,而翻譯及傳譯實驗室則提供最先進的專業翻譯和語言服務工具。採用「東方正龍」研發的同聲傳譯設備,教師可以一邊聆聽同學的口語翻譯,一邊觀察同學的面貌,對糾正發音和儀態大有幫助。 實習與交流機會廣泛 課程着重學術理論與專業實踐,學生可到不同的公司及機構進行實習,更有機會到英國倫敦西敏寺大學及北京外國語大學進行海外交流。 就業及進修出路廣泛 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的畢業生就業率理想,除專業翻譯外,畢業生亦可涉足金融、法律、行政管理、公共關係及貿易等有關工作。同時,畢業生也可以選擇繼續進修,攻讀法律、企業傳訊、語言學等碩士學位學程。 香港恒生大學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 網址: https://stfl.hsu.edu.hk 課程查詢:3963 5205…
科技快速進步 翻譯大把工做 機器翻譯的進步,無可異議地改寫了翻譯工作的本質和模式,新一代的翻譯是一種混雜的運營操作,一方面使用科技,另一方面也要人手預先處理和事後編輯。年前英國《衛報》發表了一篇由機械人執筆的文章,也要先有人對電腦作出提示,使用電腦編出八份草稿,由人手合成一篇四千多字的文章,再經過編輯改正,縮短為一千多字可讀性很高的文章。翻譯也是如此,科技之外,還要人手的加工。例如恒大翻譯課程的目標是「智能譯者」“Smart Translator”,學生既掌握電腦方面的智能,同時也具有思考的智能,二者相得益彰。現時語言服務行業普遍使用創譯transcreation,就是創作和翻譯的混合體,創作要求思考能力,翻譯必需專業知識和科技能力。 另一方面,世界正如火如荼地全球化和多元化,資訊的傳播和溝通越益頻繁和重要,不但經濟、政治和其他有關的範疇,就算是消閒和娛樂,對翻譯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流媒體streaming media如Netflix、Prime Video、Apple TV、YouTube等都提供大量翻譯工作,還有新聞、電玩、網頁、社交媒體等,不但要翻譯為受眾的語言,而且更要求本地化。翻譯工作在數量和質素上要求日高,如果有專業訓練,加上電腦輔助,不難實現多快好省的目標。 翻譯是一門學問,需要學習和深究。它是藝術,也是專業。在香港學習翻譯,擁有兩文三語和雙文化的能力,加上對文字語言感性的訓練, 可說是無往而不利。再者,學會了翻譯,除了正規的工作,還可以兼職「賺外快」,做一個自由身翻譯工作者。有意創業的,更可以當老闆開辦翻譯公司。翻譯前景無憂,大把工可以做。 隨著商業的全球化,全球語言服務行業在2021年的總收益達529億美元,2022年達577億美元,到2025年預計會增長至736億美元。中英翻譯需求甚殷,增幅更快。新興的翻譯範疇包括: 商務翻譯 (Business Translation) 社交媒體翻譯 (Social Media Translation) 網頁翻譯和本地化 (Website Translation and Localisation) 影視翻譯(Audiovisual Translation)(包括字幕翻譯 Subtitles Translation) 醫學翻譯(Medical Translation) 電玩本地化 (Game Localisation) 市場營銷翻譯和本地化 (Marketing Translation and Localisation) 在線學習翻譯 (E-Learning Translation) 播客翻譯 (Podcast Translation) 應用軟件本地化 (APP Localisation) 搜尋引擎本地化 (SEO Localisation) 言語翻譯 ( Speech Translation ) 恒大翻譯著重創新,這些新的翻譯範疇大部分都包括在課程之內,緊貼市場及學術的最新發展。…
(This news clipping was published on HK01 on 18 July 2022. In Chinese only) 恒大商務翻譯(榮譽)學士學位課程 注入商務及創新科技元素 培訓新時代Smart Translator 全球化令國際間的文化、經濟交流愈趨頻繁,從小說的譯本、電影字幕和電腦軟件的翻譯,以至環球商務和政治交涉的文本等,都需要翻譯專才處理語言及文化的差異。 優秀的翻譯專才必須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溝通技巧及文化觸覺。香港恒生大學(下稱恒大)翻譯及外語學院課程輔以商務和電腦知識,緊貼市場走勢,培育學生成為「科技」、「文化」及「智能」俱備的智能譯者(Smart Translator)。 香港是中英雙語並重的城市,具備成為全國翻譯中心的條件。恒大翻譯及外語學院院長方梓勳教授認為,學院能於區內佔領導地位,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為香港培育商務、法律和政治等範疇的雙語人才。 課程設計緊貼市場走勢 實用與趣味並重 除了傳統的翻譯科目外,商務翻譯課程同時糅合商業元素,提供商業、科技、法律及口譯實務的培訓課程,例如有關金融商業合約、廣告及影視翻譯等學科,更首設佛經翻譯。學院邀請翻譯公司創辦人,教授學生創業和管理的技巧。近年亦積極開辦新科目,包括最受學生及市場歡迎的遊戲本地化及字幕翻譯,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出路。 學院要求學生除中、英文外,修讀最少一科外語,可以選讀日文、韓文、法文、德文、印尼文、泰文、芬蘭文、梵文等。方教授認為,多學一門語言能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深度了解,「翻譯有助了解語言與語言之間的關係和對比,提高對語言的敏感度更能令遣辭用字更準確。」 馮堯敬堂會議廳內設有多台同聲傳譯設備,老師可透過設備糾正學生的傳譯表現。 提供實習交流機會 增設多元化科技設備 為了讓學生更熟悉真實的工作環境,學院按照聯合國總部譯員間的規格,創建一個可容納240人,設有六個即時傳譯室的會議廳。為了配合近年翻譯科技的發展,學院亦新設翻譯科技工作室,內置31台iMac電腦,配以最先進的翻譯軟件,讓學生可以使用優質的設備實踐所學。 學院商務翻譯中心是全港大學所獨有的「實踐場所」,為學生提供業界的筆譯及口譯工作,體驗實際的翻譯工作模式和心態,提升他們翻譯技巧。學生亦有機會遠赴英國倫敦西敏寺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著名學府交流,透過沉浸式學習培養敏銳的中英語言和文化觸覺。 學生有機會遠赴英國等地交流,透過沉浸式學習培養敏銳的文化觸覺。 業界與校友回饋良好 認同恒大翻譯課程獨有優勢 恒大商務翻譯學系畢業生陳宇謙(Howard)現為司法機構法庭傳譯二級主任,主要為法庭作中英文傳譯,以及核證和翻譯法律文件,例如案情摘要、證據和上訴信等。他從小喜歡閱讀外國的翻譯小說及媒體作品,對翻譯大感興趣,繼而選讀翻譯課程。 翻譯課程與時並進 工作大派用場 Howard在學時學習到不同文本及實用技巧,「現在工作經常要傳譯法庭證據,當中不少是社交媒體及通訊軟件內容,甚至是『潮文』、口語對話等,此時課堂所學的接續傳譯、即時傳譯、文字翻譯等技巧就大派用場。」在學期間,Howard亦經常接觸及使用校內的翻譯工具及設備,當他真正踏入職場,發現恒大的傳譯系統更為先進,助他迅速掌握系統設定,熟習工作環境。 此外,Howard認為翻譯課程加入商業元素,可激發創新思維,「例如修讀公關及廣告翻譯課程後,除了學習相關翻譯字眼和技巧,透過構思廣告橋段,激發我的創意,訓練靈活思考能力。」 Howard現為司法機構法庭傳譯二級主任,主要為法庭作中英文傳譯,核證和翻譯法律文件。 以實踐提升翻譯能力 學院安排校內大型活動的即時傳譯工作,Howard亦有參與,「我曾在一個學術圓桌會議擔任接續傳譯,體會譯者要配合發言者的語速,事前需要搜集相關議題的資料,從此加深我對行業的認識。」Howard亦曾於拍賣行實習,運用商務翻譯課程教授的商業理論,既累積實戰經驗,又能訓練與人相處及溝通的技巧。 Howard(右二)認為,恒大翻譯課程結合商業及科技元素,緊貼市場發展,對日後投身職場有莫大幫助。 業界贊同恒大學生具專業素養 工作時得心應手 香港出版界對翻譯人才需求殷切,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吳小燕表示,翻譯專才不但需要穩固的語文基礎、國際視野及社會觸覺,亦要了解翻譯趨勢和新興用語。譯者若同時對文化有好奇心,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對翻譯工作亦有莫大幫助。 吳小燕認為,恒大翻譯課程加入商業元素,增強畢業生的競爭力,「作為商業機構,我們認為畢業生能掌握基本商業知識,會更容易理解公司的運作,日後工作時便不用『逐樣教』,他們也更容易理解公司的運作。」另外,近年科技應用在翻譯和文字工作範疇愈趨廣泛,吳小燕欣賞恒大設有科技翻譯相關的課程,讓學生掌握運用翻譯軟件的技巧,工作時更得心應手。 恒大翻譯生口碑佳 「恒大翻譯系學生的語文能力是行業質素的保證。商務印書館樂意為他們提供大量暑期實習機會,獲派至教育、編輯及市場部門,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據吳小燕的觀察,不論實習或工作,恒大學生均展現出良好的語文基礎、學習和應變能力,能迅速掌握箇中技巧,「恒大學生較活潑,和全職員工打成一片,遇到問題亦會即時主動提問,工作態度良好,令人印象深刻。」…
(This news clipping was published on Sing Tao Daily on 7 July 2022. In Chinese only) 恒大商務翻譯(榮譽)學士學位課程 注入商務及創新科技元素 培訓新時代Smart Translator 全球化令國際間的文化、經濟交流愈趨頻繁,從小說的譯本、電影字幕和電腦軟件的翻譯,以至環球商務和政治交涉的文本等,都需要翻譯專才處理語言及文化的差異。 優秀的翻譯專才必須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溝通技巧及文化觸覺。香港恒生大學(下稱恒大)翻譯及外語學院課程輔以商務和電腦知識,緊貼市場走勢,培育學生成為「科技」、「文化」及「智能」俱備的智能譯者(Smart Translator)。 香港是中英雙語並重的城市,具備成為全國翻譯中心的條件。恒大翻譯及外語學院院長方梓勳教授認為,學院能於區內佔領導地位,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為香港培育商務、法律和政治等範疇的雙語人才。 課程設計緊貼市場走勢 實用與趣味並重 除了傳統的翻譯科目外,商務翻譯課程同時糅合商業元素,提供商業、科技、法律及口譯實務的培訓課程,例如有關金融商業合約、廣告及影視翻譯等學科,更首設佛經翻譯。學院邀請翻譯公司創辦人,教授學生創業和管理的技巧。近年亦積極開辦新科目,包括最受學生及市場歡迎的遊戲本地化及字幕翻譯,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出路。 學院要求學生除中、英文外,修讀最少一科外語,可以選讀日文、韓文、法文、德文、印尼文、泰文、芬蘭文、梵文等。方教授認為,多學一門語言能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深度了解,「翻譯有助了解語言與語言之間的關係和對比,提高對語言的敏感度更能令遣辭用字更準確。」 馮堯敬堂會議廳內設有多台同聲傳譯設備,老師可透過設備糾正學生的傳譯表現。 提供實習交流機會 增設多元化科技設備 為了讓學生更熟悉真實的工作環境,學院按照聯合國總部譯員間的規格,創建一個可容納240人,設有六個即時傳譯室的會議廳。為了配合近年翻譯科技的發展,學院亦新設翻譯科技工作室,內置31台iMac電腦,配以最先進的翻譯軟件,讓學生可以使用優質的設備實踐所學。 學院商務翻譯中心是全港大學所獨有的「實踐場所」,為學生提供業界的筆譯及口譯工作,體驗實際的翻譯工作模式和心態,提升他們翻譯技巧。學生亦有機會遠赴英國倫敦西敏寺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著名學府交流,透過沉浸式學習培養敏銳的中英語言和文化觸覺。 學生有機會遠赴英國等地交流,透過沉浸式學習培養敏銳的文化觸覺。 業界與校友回饋良好 認同恒大翻譯課程獨有優勢 恒大商務翻譯學系畢業生陳宇謙(Howard)現為司法機構法庭傳譯二級主任,主要為法庭作中英文傳譯,以及核證和翻譯法律文件,例如案情摘要、證據和上訴信等。他從小喜歡閱讀外國的翻譯小說及媒體作品,對翻譯大感興趣,繼而選讀翻譯課程。 翻譯課程與時並進 工作大派用場 Howard在學時學習到不同文本及實用技巧,「現在工作經常要傳譯法庭證據,當中不少是社交媒體及通訊軟件內容,甚至是『潮文』、口語對話等,此時課堂所學的接續傳譯、即時傳譯、文字翻譯等技巧就大派用場。」在學期間,Howard亦經常接觸及使用校內的翻譯工具及設備,當他真正踏入職場,發現恒大的傳譯系統更為先進,助他迅速掌握系統設定,熟習工作環境。 此外,Howard認為翻譯課程加入商業元素,可激發創新思維,「例如修讀公關及廣告翻譯課程後,除了學習相關翻譯字眼和技巧,透過構思廣告橋段,激發我的創意,訓練靈活思考能力。」 Howard現為司法機構法庭傳譯二級主任,主要為法庭作中英文傳譯,核證和翻譯法律文件。 以實踐提升翻譯能力 學院安排校內大型活動的即時傳譯工作,Howard亦有參與,「我曾在一個學術圓桌會議擔任接續傳譯,體會譯者要配合發言者的語速,事前需要搜集相關議題的資料,從此加深我對行業的認識。」Howard亦曾於拍賣行實習,運用商務翻譯課程教授的商業理論,既累積實戰經驗,又能訓練與人相處及溝通的技巧。 Howard(右二)認為,恒大翻譯課程結合商業及科技元素,緊貼市場發展,對日後投身職場有莫大幫助。 業界贊同恒大學生具專業素養 工作時得心應手 香港出版界對翻譯人才需求殷切,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吳小燕表示,翻譯專才不但需要穩固的語文基礎、國際視野及社會觸覺,亦要了解翻譯趨勢和新興用語。譯者若同時對文化有好奇心,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對翻譯工作亦有莫大幫助。 吳小燕認為,恒大翻譯課程加入商業元素,增強畢業生的競爭力,「作為商業機構,我們認為畢業生能掌握基本商業知識,會更容易理解公司的運作,日後工作時便不用『逐樣教』,他們也更容易理解公司的運作。」另外,近年科技應用在翻譯和文字工作範疇愈趨廣泛,吳小燕欣賞恒大設有科技翻譯相關的課程,讓學生掌握運用翻譯軟件的技巧,工作時更得心應手。 恒大翻譯生口碑佳 「恒大翻譯系學生的語文能力是行業質素的保證。商務印書館樂意為他們提供大量暑期實習機會,獲派至教育、編輯及市場部門,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據吳小燕的觀察,不論實習或工作,恒大學生均展現出良好的語文基礎、學習和應變能力,能迅速掌握箇中技巧,「恒大學生較活潑,和全職員工打成一片,遇到問題亦會即時主動提問,工作態度良好,令人印象深刻。」…
文匯報 2022年7月4日 【恒大譯站】用字應該謹慎 矯枉不能過正 有一次,筆者發現交出去的譯文給客戶改了一個字,有點受屈之感。我寫「壓制(某國)」,對方以為必須寫「遏制」,不知道「遏制(某國)」這個說法根本不通。「遏止」、「遏阻」的確不能寫成「壓止」、「壓阻」,但若就此推論凡廣東話讀作「壓乜壓物」便應該把「壓」音寫成「遏」,那便矯枉過正了。根據《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壓制」的定義是「壓迫限制,用強力使人屈服」,有一個相似詞是「箝制」,正好符合譯文的語境,而「遏制」的定義則是「阻止」,其相似詞有「停止、中止、遏止」,可見「遏制」的中心詞義是「止」,後接的應該是事情,所以若說「遏制某國的崛起」倒是可以。 談起用字,筆者近來看到一個矯枉過正的現象,與繁體字、簡體字混淆有關。近年來,常常在香港看到「制造」這個簡體字寫法用於繁體字語境,造成「繁簡夾雜」,的確不對(應該是「製造」),但似乎有人矯枉過正,以為逢「制」必改為「製」才對,於是產生了「製訂」這個奇怪的詞語。中文有「訂製」卻沒有「製訂」,「制訂」才是正確的寫法。同類的「簡轉繁」過分簡化現象,還有逢「郁」、「后」必改為「鬱」、「後」,於是中文忽然多了「濃鬱」、「天後」這兩個詞。其實,「发」、「松」也往往被胡亂轉為「髮」、「鬆」,這裏便不舉例了。 英文字的串法也有矯枉過正的現象。很多人以為,「-ize」是美式串法,「-ise」是英式串法,於是以為在英式英語裏必須用「-ise」。其實不然。查一查《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這類英國詞典便知道,條目用的正是大家以為是美式的「-ize」,「-ise」只是附帶其中的串法。換言之,英式英語也是以「-ize」為標準串法的,只是也可以用「-ise」罷了。 小心歐化中文字眼 該談翻譯了。翻譯界對一些標誌了歐化中文的字眼深惡痛絕,「化」和「性」便是例子。不過,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矯枉過正。「化」的確常常用來翻譯西方的抽象用語,但不能因此便反對用「化」。例如「現代化」,不用這個說法便要多花很多字才表達到其含義,造成冗贅,得不償失。 「性」字的確應該可避則避,例如「國際會議」最好別寫成「國際性會議」(國際「性會議」?與會的人是誰?頗惹人遐想),而且不用「性」往往能化繁為簡,例如「促進生物多樣性」可以簡化為「增加物種」(正式的科學語體除外)。不過,「及物動詞+性+名詞」這種結構內的「性」最好別刪,例如「批判性思維」、「懲罰性關稅」,若刪掉「性」,便變了「批判對象是思維」、「懲罰對象是關稅」! 語言跟人生其他範疇一樣,切記過猶不及。 ◆ 池威霖 香港恒生大學講師…
文匯報 2022年6月20日 【恒大譯站】非正式字幕組 帶來正式矛盾 疫情期間,戲院關門,許多人留在家中看戲,在合法或非法串流網站看戲變得更普遍,對「字幕組」的工作並不陌生。「字幕組」不是單一官方組織,世界各地都有字幕組,處理的題材包含動畫、戲劇等各式文本。字幕組由無酬譯者組成,這些專業或業餘譯者自發翻譯國外影視作品,將所譯字幕鑲嵌於檔案,放到網絡上讓公眾免費下載。這些翻譯被稱為「非專業字幕」,或「合作式翻譯」及「社群翻譯」。 更貼切的稱呼是「迷字幕」,如fansub group字面意思所示,這些團體由「粉絲」(fan)組成,主要活動為「加上字幕」(sub / subtitling),字幕組的運作被視為是一種參與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也就是「迷」透過參與協作或共同創造的生產模式,以集體智慧來生成字幕,這具體表現在可於片頭看到校正、時間軸和翻譯的分工合作方式。 成員的參與動機往往是出於熱情、對於文本的喜愛,或是希望能增進自己的語言能力,或是看着自己的作品在網絡上傳播,引以自豪。個人的動機轉化成組織內的實踐,即成為一種「利他精神下的情感勞動」。因此,字幕組在影視流通的位置曖昧,但其實它不像傳統認知上的盜版純粹是金錢上的交易。字幕組的運作代表著作權體制、國家審查機制和非正式網絡之間的拉扯,因此很難套用非黑即白的邏輯。例如,字幕組並不喜歡盜版商擅自使用他們的字幕另作販賣用途;再者,這種非正式的流通模式,也可能憑藉優秀品質和聲譽,和正式流通的傳播網絡合作,也不時有聽聞商業力量「收編」網絡字幕組。 然而,由於字幕組間競爭激烈,以至於字幕組內的規範也如同一般正式工作。此外,字幕組內有明確的階級,管理者可以透過虛擬的貨幣決定成員獲取最新最快內容的權限。也就是說,為了維持品質、競爭力並累積聲譽,管理者對於組織內的要求,和一般正式的工作不無相似。這類非正式傳播模式裏的正式工作邏輯,也反映這類非正式傳播模式的矛盾。 字幕組的流通和運作,奠基於影視作品在境內的可得性(availability)。字幕組透過集體合作的運作方式,使境內無法取得的影視作品有機會在境內流通,反映出全球傳播網絡的權力並不均衡,也代表全球和本地之間傳播流通的矛盾。字幕組介乎於國家管制和商業競爭的灰色地帶,給全球傳播網絡帶來干擾(disturbance),字幕組這種再傳播的過程(或是說干擾),透過集體合作的經驗和知識,挑戰了著作權和單一文本(fixed text)的概念。 這類非正式傳播的網絡,某程度上壓縮了正式傳播的網絡,但同時也顛覆全球傳播網絡的位階,將媒體流通從一種准許文化(意指經過授權才能流通的影音文化),轉變成自由文化(free culture)的模式。雖然字幕組的非正式流通看似符合了反西方傳播流通模式,但它流通的優勢內容,是否更加深主流國家的意識形態傳播?甚至免費擴大主流市場的利基和行銷。 ◆ 陳嘉恩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副院長及副教授…
STFL Public Lecture – What it takes to interpret a 15-minute speech An interpreter’s job is both challenging and rewarding. But what are the qualities required of a competent interpreter? The answer was revealed in a virtual public lecture conducted by Dr Cheung King Man, Lecturer of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entitled…
[STFL Public Lecture] Found in Translation: Common Mistakes in Chinese Usage Mr William Che, Lecturer of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delivered a public lecture entitled “Found in Translation: Common Mistakes in Chinese Usage” on 14 May 2022. The public lecture started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ommon mistakes in Chinese usage. Mr…
文匯報 2022年6月6日 【恒大譯站】議息聲明術語多 識英文都未必明 投資外匯的朋友想必知道,美元近期可謂一枝獨秀,美匯指數屢創新高,於本年5月挑戰105的高位後才稍為回落。我也不得不模仿財經記者說:「美國息口持續向上,聯儲局縮表(reducing the size of the Federal Reserve’s Balance Sheet)勢在必行,美元強勢當可持續……大家要密切留意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簡稱FOMC)舉行議息會議後發出的聲明(statement)。」 不管是財經記者、KOL,還是小投資者,都把FOMC、議息、縮表等縮略語掛在口邊。究竟這些財經術語是什麼意思呢?從事翻譯工作,對這些術語總不能一知半解,人云亦云。筆者想先申報利益。我並非證監會認可人士,不能向各位提供投資意見,下文談及的都是翻譯和財經概念。 大家都知道聯儲局是美國聯邦儲備局的縮略語,聯儲局相當於美國的中央銀行,職責之一是執行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ies),而利率則是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簡而言之,減息可以提振經濟,加息可以壓抑通脹。負責決定息口走向的,便是FOMC。問題來了:新聞報道提及加息、減息,指的究竟是哪一種利息呢?原來FOMC每次舉行會議所「議」的「息」,不是一般的存款利率或貸款利率,而是指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這個利率是FOMC建議商業銀行在同業市場拆出或拆入短期資金所收取/支付的利息。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一家商業銀行要向另一家商業銀行拆入/拆出資金呢? 一般來說,中央銀行都會規定,每當客戶把款項存入商業銀行,後者要按法例規定把一定百分比的存款留作準備金,以供客戶提取,餘下的則可向客戶放貸。如果一家商業銀行手上的流動資金較中央銀行規定的準備金多,便可以向其他商業銀行拆出(即借出),賺取利息;相反,如果一家商業銀行手上的流動資金較中央銀行所規定的準備金少,便要向其他商業銀行拆入(即借入),以符合中央銀行的要求。商業銀行向同業所收取或支付的利息,在香港稱為銀行同業拆息(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 HIBOR),在美國則稱為聯邦基金利率。 請注意:聯邦基金利率理論上由商業銀行自行決定,不一定要按照FOMC建議,但商業銀行都要把儲備金存放於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s),FOMC可以通過調節貨幣供應,令聯邦基金利率達到它所建議的水平,成為整個金融市場利率水平的指標。 這裏順帶一提,FOMC舉行議息會議後都會發出聲明(statement),這份聲明當然以英文寫成。不知道財經記者、KOL、小投資者可有細閱聲明全文?原文內容的「技術含量」頗高,即使讀者的英語說得不錯,如果對財經一竅不通,多半會看不懂。大家從中文媒體上看到的,其實是FOMC會後聲明的中文撮譯。說到這裏,大家也許會問:那麼縮表又是什麼意思呢?篇幅所限,我們留待下次再談吧! 張敬文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兼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