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2024年9月10日 【恒大譯站】遊園學外語 學玩兩不誤 不少港人趁炎夏,跑到位於南半球的袋鼠國 (Kingdom of Kangaroos) —— 澳洲 (或譯澳大利亞聯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避暑,氣溫早晚約只有攝氏2至5度,白天則最高不逾15度,非常合適進行各類型戶外活動,如遠足郊遊、探古尋源等。不過,最有趣的莫過於走進大大小小的動物園,親身接觸袋鼠國獨有的動物,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學習保育牠們的知識。掌握兩文三語的遊客,也可把握機會,看到英文解說時拍張照片、做點紀錄,花點時間和心力,查考一下中譯,寓學習於娛樂,既充實自己又豐富閱歷,何樂而不為? 動物習性知多少? 走訪布里斯本(Brisbane)的龍柏動物園(Lone Park Koala Sanctuary),一眾遊人必定駐足於樹熊(或譯無尾熊)Koala群之中,有幸遇上牠們的小寶寶 (Koala Joey)安睡在樹熊媽媽的懷中,必會爭相與牠們拍照。樹熊的主要食物是尤加利樹葉(Eucalyptus leaves),牠們擁有許多有趣的生活習性 (habitual traits)。 首先,樹熊是最慢吞吞的哺乳動物(slowest-moving mammals)之一。牠們平均每小時只能移動約200米,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靜止不動的 (spend the majority of their time being sedentary)。但即便如此,樹熊仍能在樹枝間靈活移動 (able to move agilely between tree branches),因為牠們擁有強大的爪子(strong claws)和靈活的關節(flexible joints)。 另外,樹熊是極度惰性的動物(extremely lethargic animals)。牠們每天只活動約4小時,其餘時間都在休息和睡眠。樹熊會將大部分時間花在棲息的樹洞 (tree hollow)或林蔭(forest canopy)中。總的來說,樹熊的行為模式都是為了在極其懶散的生活方式(extremely sedentary style)下,盡可能減少能量消耗 (energy consumption)。 樹熊以外,不得不提東部灰袋鼠(Eastern Grey Kangaroo)。穿過鐵閘,就是圍欄內偌大的草園,一群群袋鼠映入眼簾,或躺或立,或彈或跳,牠們是此園的主角之一,遊人可餵飼牠們,樂趣無窮。不講不知,袋鼠有些有趣的生活習性特徵,牠們是高度社交動物(highly…
College Assembly – HSUHK Liberal Agora: An Invitation to Germany Co-organised by HSUHK Liberal Agora and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the College Assembly on 18th April 2024 featured a distinguished guest speaker, Mr. Stefan Bredohl, the Consul-General of Germany in Hong Kong and Macau. Mr. Bredohl delivered an engaging talk on…
Media Interview with Genmai Zhonghua Prof. Gilbert Fong, Dean of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was interviewed by Genmai Zhonghua, a cultural segment of the China Media Group. In the interview, he explored the ways in which Chinese culture contributes to the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young adults. 香港恒生大學|如何讓中華文化助力青年成長? (The interview was…
文匯報 2024年6月4日 【恒大譯站】字幕翻譯精妙 影片畫龍點睛 看罷荷里活電影 《鐵人狗狗》 (Arthur the King) (2024),令人感到狗狗充滿靈性,是人類最忠心的朋友。 故事內容大致是:冒險賽車隊的隊長與一隻名叫亞瑟的受傷流浪狗成為朋友(the captain of an adventure racing team befriends with a wound stray dog)。亞瑟陪伴車隊參加了穿越多明尼加共和國 (The Dominic Republican)的435英里艱苦的耐力賽 (a grueling 435-mile endurance race)。 最為精彩之處,就是當賽事完畢,狗狗亞瑟因細菌感染而面臨死亡,車隊隊長排除萬難,將狗狗運抵美國接受治療,最終亞瑟是否能成功脫險,就留待讀者自行尋找這個有趣的彩蛋 (Easter Egg)。 一套電影是否成功,劇情固然重要;不過,對於外語電影,精闢的翻譯更能起畫龍點睛之效。《鐵人狗狗》一劇,有幾句對話頗堪回味:the best racer never wins a race (最佳車手但從未奪冠)、follow your heart and stop beating yourself up (隨心所欲,不要自責)、we’ll make the best of it…
HSUHK Deepens Collaboration with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nd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China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SUHK) has forged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by entering into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with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ISU) on 9 May 2024 at Beijing. The HSUHK delegation to Beijing, led by Prof. Y…
文匯報 2024年5月7日 【恒大譯站】翻譯更應學文化 武功山無關武術 江西省萍鄉市有座名山武功山,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風景優美,主峰白鶴峰海拔1,918.3米,遊客絡繹不絕。山上播放的歌曲亦是豪邁、激昂。讓人不僅遐想連篇,武功山是不是與武功有些關聯呢?其實不然。 武功山原是武公山 看一下景區內的介紹以及官網我們發現,武功山的英文譯文為Wugong Mountain或者Wugongshan 而非Kung Fu Mountain。這其實和武功山的歷史有關。武功山並不是像我們想當然那樣是一座關於武功或功夫的山。 根據官網的介紹,武功山名稱的由來有很多的版本,原名有叫「茲山」(草木茂盛)、「羅霄山」和「瀘瀟山」。晉朝時,一對姓武的夫婦去瀘瀟山修煉,由於武公道行高深,所以此山後來改名為武公山。南朝陳武帝時,大將軍歐陽頠討伐亂軍,被困於武公山,幸得山神「武公」託夢相助,平定了叛亂。陳武帝派人到此祭祀,改此山為武功山。所以武功山又和道教以及功勳有關。由此可見,我們不僅不能望文生義,更加不能望文生譯,而是要追本溯源,搞清楚歷史以及文化含義,才不會出現誤譯和亂譯。 Wugong Mountain採用音意結合法,保留了武功的拼音,又加上Mountain 一詞,表明是一座山。而Wugongshan則完全是採用音譯法,即按照拼音來譯。這兩種譯法在翻譯文化色彩較重的原文時,根據翻譯目的的不同,都會有採用。翻譯與文化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下面再看武功山的另一個翻譯實例:福星岩 Fuxing Stone (Rock Wall); 福星 the God of Luck 。 武功山景區裏有一段關於福星岩的介紹。上面是「福星岩」和那個段落裏「福星」的英文譯文。福星岩的翻譯除了採用音譯結合法之外,還有釋譯法,就是再加上一個簡短的解釋。Fuxing Stone 融合拼音這種譯法有助於推廣中華文化,因為如果只是把福星岩翻譯成Rock Wall的話就完全沒有任何中文的元素在裏面,給人的感覺就是石牆而已;如果僅僅在譯文中採用Fuxing,又會有一個缺點,就是對中國文化一無所知的人會完全沒法理解這個詞的含義,單獨的拼音對於西方人來說通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此段關於福星岩的介紹中,出現了「福星」的另一個譯法 the God of Luck——意譯法,即把意思講出來,從而彌補了直譯法的缺點。 上面的兩種譯文體現了直譯法與意譯法的結合,恰到好處。 由此可見,翻譯不僅僅是詞語之間的轉換,還涉及到文化的溝通和交流以及歷史的碰撞等等。此外,翻譯的目的,目標讀者群和翻譯的策略等等也是譯者需要考慮的因素。翻譯時要深思熟慮、反覆驗證、追本溯源。一言以蔽之,扎實的譯功既需要知識的擴充,又需要不斷實踐與積累。 ◆ 王紅華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