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Category Archives: Uncategorized

Academics from School of Translation on Hong Kong Open TV programme

3 December 2019 Academics from School of Translation on Hong Kong Open TV programme Professor Gilbert Fong, Dean of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Dr Siu Sai Cheong, Associate Professor, were recently invited to Hong Kong Open TV’s programme. In the programme, Professor Fong and Dr Siu shared the experience of translating masterpieces by world-renowned scholars.…

恒大研發IPO翻譯平台 快逾半時間準確度高

【恒大研發IPO翻譯平台 快逾半時間準確度高】(本文刊登於12月24日星島日報教育版) 「You」不譯作「你」而是「閣下」、「They」不叫「他們」而是「彼等」,這些都是招股書中常見措辭,但一般免費翻譯工具未能譯出這一風格。恒生大學有學者看到本港對專業招股章程翻譯有相當大需求,研發英漢自動翻譯平台,配合人工修訂,較純人手翻譯快逾一半時間,準確度亦比免費翻譯工具高。恒大正與不同公司接洽,有望一至兩年內將平台推出市面。 公司在香港招股上市需要提供中英雙語招股書,通常做法會先撰寫英文版本然後再翻譯為中文。恒大翻譯學院副教授蕭世昌指出,香港作為全球最活躍的招股上市(IPO)市場,對有關翻譯服務有很大需求,因此他去年構思研發一個招股章程自動翻譯平台,成功獲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約一百七十萬元,目前已開發出英譯中功能。 蕭世昌指,平台的用法類似現有的網上免費翻譯網頁,但有三大特點,「一是專門用於IPO文件,使用深度學習的技術作機器翻譯;二是它會將一大段的原文分句顯示譯文,並使用兩個翻譯引擎,有兩個版本譯文讓譯者選擇和修正;三是它翻譯的遣詞用字會貼近招股書風格。」具體例子有「You(你)」譯作「閣下」、「They(他們)」譯作「彼等」;另外如「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帳簿管理人」之類專門術語,使用一般免費翻譯工具,「聯席」會譯為「聯合」等。 「一本招股書多達幾百頁,如果要求短時間內完成,聘譯者英譯中動輒需要數十萬元,但使用平台作輔助,保守估計可減省一半時間。」蕭世昌指根據用戶電腦硬件設備,處理翻譯的速度有不同,但一般具有一個圖像處理器的電腦,處理約一百個英文字的翻譯僅需約三秒。他坦言,現時仍未可做到百分百依賴機器翻譯,平台主要輔助譯者在翻譯招股章程時先獲初稿,但強調翻譯的準確度和質素,經評估後確認比免費翻譯工具佳。 蕭世昌計畫下一步繼續提升翻譯準確度,並開發中譯英功能,冀平台可在一至兩年內推出市面,擬採取按字數收費模式營運。翻譯學院院長方梓勳透露,目前正與數家公司洽商,對方均表示有興趣。他又表示,商務翻譯是本港優勢產業,冀政府多作扶植以推動發展。 相片: 恒大翻譯學院副教授蕭世昌(左)研發一個招股章程自動翻譯平台,院長方梓勳(中)透露正與數家公司洽商合作。…

Online Talk: Exploring the World of Game Localisation: From Card Games to Esports

STRA Online Talk: Exploring the World of Game Localisation: From Card Games to Esports Dr. Siu Sai Yau, Assistant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delivered an online talk titled “Exploring the World of Game Localisation: From Card Games to Esports” on 16 April 2020. Dr. Siu introduced to the audience game translation and its…

International Poetry Nights in Hong Kong 2019 @HSUHK

20 November 2019 International Poetry Nights in Hong Kong 2019 @HSUHK International Poetry Nights in Hong Kong 2019 @HSUHK (IPNHK2019), presented by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the Hong Kong Poetry Festival Foundation, staged two seminars on 20 November 2019 at Jao Tsung-I Academy. Prof Gilbert Fong, Dean of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Dr Shelby…

視像鏡頭一看 即譯西夏文

文匯報 2020年1月13日 【恒大譯站】視像鏡頭一看 即譯西夏文 翻譯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deep learning)的出現,進一步提高電腦自動翻譯的準確度和效率。有關技術除可應用於翻譯不同種類的現代語言文本,如招股書和政府公文,更有助古典文字的釋譯,包括筆畫複雜的西夏文。 西夏(1038-1227),又稱「大白高國」,是党項族於11世紀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王國。西夏文由開國君主李元昊(1003-1048)及朝臣野利仁榮(?-1042)編制,《宋史》記載:「元昊自製番書,命野利仁榮演繹之,成十二卷,字形體方整類八分,而畫頗重複。」文字編成以後,成為國家官方文字,西夏十代君主在位期間,很多官方檔案、法律文獻、宗教經書、漢傳典籍均以其文書寫,西夏文流行一時,及至元、明。 二十世紀初,俄國科茲洛夫(1863-1935)探險隊於黑水城發現大批西夏文書,中外學者隨即展開研究,形成「西夏學」的文史新領域。其中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是西夏文釋譯,翻為現代語言,以鼓勵各地學術人士藉着新見文獻考究,向世界重現西夏古國的歷史文明,揭示古代東亞的多元文化交流情況。現今相關的重要研究成果不少,例子有李範文的夏、漢、英三語字典,西田龍雄(1928-2012)的西夏文《華嚴經》研究,魏安(Andrew C. West)開發的夏、英雙語語料庫。 譯十數字已需數日 今存出土西夏文獻豐富,散藏中外,亟待深究。可是,現時釋譯文書的方法,主要依靠研究者個人的西夏語理解能力。筆者嘗譯西夏文《心經》殘片,一片僅有十數字的文書,可能需要花費數小時,甚或數天時間解讀和翻譯。為了加快文字破譯速度,筆者現正開發「西夏文字翻譯器」(介面見附圖),該系統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將現在已知的西夏文字組成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使用者只要利用視像鏡頭,掃描文書上的西夏單字,翻譯器便能即時辨析字體,標示推測準確度,提供中、英翻譯。 研發西夏文字翻譯器有兩大意義,一是協助處理大量尚待考究的西夏文獻,在人機協作的模式下,提高翻譯和研究成效;二是推動西夏語的學習,以培育新一代西夏文化研究人員。換言之,人工智能可以應用於出土文獻的翻譯,除了西夏文,以上系統將來更可用於分析古埃及聖書體、蘇美爾楔形文字等古代西方文字,促進二十一世紀人文學科的探究。 蕭世友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學院助理教授…

上網管不管用 看常識夠不夠

2019年12月16日 【恒大譯站】上網管不管用 看常識夠不夠 筆者跟同學分享經驗時,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口邊:「不要光靠上網!」在這個5G時代,竟然有人講出這句話,真是「離經叛道」。請各位稍安毋躁,先讓我講個故事。 幾年前,我請同學做翻譯,原文談及香港法院審理的一宗案件,文中出現了「Department of Justice」這個特區政府機關的名稱。很多同學將「Department of Justice」翻譯作「司法部」。錯了!美國的「Department of Justice」才是「司法部」,內地的「司法部」是「Ministry of Justice」,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Department of Justice」是「律政司」。 我問同學:「原文談及香港法院審理的一宗案件,為何大家都把『Department of Justice』翻譯成美國政府的『司法部』呢?」同學們異口同聲說:「上網。」我再三追問,方知道他們原來不知道特區政府也有個「Department of Justice」,但是中文名稱和美國的「Department of Justice」不一樣。我再問同學:「大家唸高中通識科時,老師不就介紹過特區政府的組織嗎?」有些同學說沒有學過,有些同學說彷彿學過,又彷彿沒有學過。 筆者跟同學分享經驗時,還會把另一句話掛在口邊:「翻譯和會議傳譯不僅是語文能力問題,更是知識問題。『識得字多,識得嘢少』,當不了專業的翻譯員和傳譯員。」這個年代,人手一部智能電話,彈指之間,無論何時何地,資訊都唾手可得,但如果不知道律政司是特區政府主管檢控工作的機關(說得精確一點應該是律政司的刑事檢控科),那不管是手握5G電話,還是功能最強勁的平板電腦,結果都是一樣:翻錯,因為你可能以為各地政府的「Department of Justice」都叫「司法部」。 同學聽到我這番話,都顯得有點垂頭喪氣,彷彿如今方知道他們一向擁戴的歌手表演時都要靠別人幕後代唱。我馬上安慰他們說:「不要氣餒,互聯網還是有用的,但要用得聰明一點,除了要到官方網站,還要在動筆翻譯前先掌握一些基本知識。」 幾年前我跟另一班同學討論翻譯問題。我問他們: 「『Official language』一詞應怎樣翻?」同學異口同聲說:「 官方語言。」「那麽香港法例第五章《Official Languages Ordinance》中的 『official languages』呢?」同學聽到我提出這個問題,覺得我一定「別有用心」。我跟着說:「請大家跟我一起上網。」大家都呆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我最討厭學生在上課時上網打電玩。我介紹同學瀏覽《電子版香港法例 Hong Kong e-Legislation》官方網站,他們才發現《Official Languages Ordinance》的中文名稱是《法定語文條例》。不錯, 「official language(s)」是「法定語文」,不是「官方語言」。 於是有同學說:「那麽我們將『official language(s)』 翻成『法定語文』, 一定萬無一失!」 我說:「不,可能有失。」接着我帶他們瀏覽《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官方網站。他們發現《基本法》第九條也提到「official language」 一詞,中文叫「正式語文」。不錯,是「正式語文」,不是「法定語文」,也不是「官方語言」。原來「official language(s)」 一詞有多個「official translation」。嚴格來說,能否準確翻譯「official language(s)」 一詞,跟譯者的「language」能力好不好並沒有必然關係,但和法律常識有關。筆者還會把另一句話掛在口邊:「我從事翻譯和會議傳譯工作30多年,每天都在學習。」■ 張敬文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學院講師…

Nordic Culture Festival at HSUHK – Innovations from Sweden and Nordic Countries

1 November 2019 Nordic Culture Festival at HSUHK – Innovations from Sweden and Nordic Countries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of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SUHK) hosts the “Nordic Culture Festival”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 2019. The series of events showcase the kaleidoscopic culture of Scandinavia and encourage cultural interaction through an array…

Nordic Culture Festival at HSUHK – Languages in Theatre – Cultural Exchange Session

7 November 2019 Nordic Culture Festival at HSUHK – Languages in Theatre – Cultural Exchange Session ‘Languages in Theatre – Cultural Exchange Session’, the third event in ‘Nordic Culture Festival’ hosted by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was held on 7 November 2019. Directors and Ensemble Members of Artic Odyssey visited the HUSHK and shared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