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FL Public Lecture: The Pleasure and Prospect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 A Discussion on Linguistic Determinism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of HSUHK organised two sessions of public lecture on 29 July 2023, entitled The Pleasure and Prospect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and A Discussion on Linguistic Determinism, respectively delivered by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培養Smart Translator 善用AI科技 (This news clipping was published on Sing Tao Daily 13 July 2023, featuring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In Chinese only)…
(This news clipping was published on Sing Tao Daily on 30 June 2023, featuring the interview of Dr Siu Sai Cheong and Dr Siu Sai Yau. In Chinese only) 恒大:未來譯者須具駕馭AI能力 有政黨早前試用人工智能(AI)生成工具ChatGPT,翻譯的新聞稿錯漏百出,專業翻譯始終「人定勝機」。恒生大學的商務翻譯學士課程,申請人數較去年多逾5成,身兼課程主任的副教授蕭世昌指,未來譯者須具備更高的科技能力,明白AI生成的弱點與「伏位」,課堂已加強相關內容,同時不限於傳統文本,更涉足電子遊戲、動畫、流動應用程式等翻譯,讓學生活學活用。 商務翻譯課程申請多5成 恒大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每年設60個一年級學額,截至本月中,約有140人報名,較去年同期多逾5成。身兼課程主任的翻譯及外語學院副教授蕭世昌指,AI生成技術推陳出新,應用在翻譯工作是大勢所趨,未來譯者須擅於應用科技,理解背後原理,尤其弱點與俗稱「伏位」的陷阱更是「不可不知」,對譯後編輯及除錯的要求更高,「我們一直教學生別盡信AI生成的結果,有時會『亂咁作嘢』,稍不留神就會被騙。」 蕭世昌指,ChatGPT涉及人機互動,有助於修飾與增潤譯本,但同時有相當的限制,故實務翻譯等基本功,以至思維訓練仍然重要,「不能讓學生沒了AI與ChatGPT,便甚麼都做不到。」 以往翻譯多涉出版、法律與商業文件等,但教授「遊戲本地化」的助理教授蕭世友指,遊戲與多媒體翻譯現時亦非常普遍,「一套RPG(角色扮演)遊戲光是對白,已接近翻譯一部小說,還有大量動畫、影片、配音,甚至連音樂歌詞,都需要處理。」他指課程吸引不少對創意媒體有興趣的學生修讀,部分人甚至已有開發遊戲經驗,把所學的翻譯知識,應用於自己的作品上。…
(This news clipping was published on HK01 on 30 June 2023, featuring the interview of Dr Siu Sai Cheong and Dr Siu Sai Yau. In Chinese only) 翻譯專家指ChatGPT仍未能取代行業 學生需學不同科技配合潮流 近日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成為全球熱話,不少分析指翻譯專業將首當其衝被取代。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副教授蕭世昌及助理教授蕭世友表示,ChatGPT在現階段仍未能取代翻譯專業,相反譯者可通過ChatGPT潤飾文本,不過有關法律、醫療及數碼媒體的翻譯最好交由譯者處理。為對抗翻譯業被取代的危機,恒大亦提供翻譯科技相關課程,以及鼓勵學生試用不同科技,加強翻譯能力。 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副教授蕭世昌(右)及助理教授蕭世友(左)。 ChatGPT仍未能取代翻譯業 了解科技弱點改善翻譯質素 蕭世昌表示,以往曾用ChatGPT翻譯,發現所生成的文本仍有改善空間,認為ChatGPT目前仍未能取代翻譯行業,相反譯者可通過ChatGPT潤飾文本,增加他們的發揮空間。他又指,由於ChatGPT只能翻譯日常用語,若牽涉到有關法律、醫療及數碼媒體的內容,最好交由譯者處理。 另外,蕭世昌指如要改善翻譯質素,譯者應先認識ChatGPT的運作原理,了解它的弱點,進而與ChatGPT互補。例如發現它會胡亂生成內容時,日後便能進行譯後編輯,確保文本準確無誤。此外,譯者與ChatGPT對話時需輸入清晰的提示語,以便生成更準確的內容。 提供翻譯科技相關單元 鼓勵學生試用不同科技 為對抗翻譯業被取代的危機,蕭世昌提到,學院的翻譯學士課程提供不少翻譯科技相關的單元,包括「電腦與商務翻譯」、「流動應用程式之設計、研發與翻譯」,以及「遊戲本地化」等,讓學生學習運用科技應對商業翻譯問題、翻譯手機應用程式及電子遊戲介面。 另外,學院也鼓勵學生試用不同人工智能以了解其限制、操作翻譯記憶庫以增進翻譯知識、學習翻譯技巧,以及提升語文水平等,希望他們成為「智能譯者」(Smart Translator)。 報讀人數比去年超逾5成 談及課程報讀人數,蕭世昌表示,2023學年翻譯課程一年級學額為60個,截止6月中旬有約140人報讀,比去年同期增加5成。收生時除了公開試成績,課程還著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對跨文化、跨語言等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