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單獨關稅區 不怕美制裁

單獨關稅區 不怕美制裁

文匯報  2021年5月17日

【恒大譯站】單獨關稅區 不怕美制裁

2020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香港實施貿易制裁,不再把中國內地和香港區分開來。中美貿易戰爆發,美國向來自中國內地的進口貨加徵關稅,但由於過去美國給予香港特殊待遇,所以並未向來自香港的進口貨加徵關稅。特朗普作出上述宣布,意味着將會對香港貨「一視同仁」。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在同年8月發出通告,要求所有來自香港的進口貨均須標籤為「Made in China」。

香港在國際貿易方面享有特殊地位,並不是外國的恩賜,除了香港人的努力,還有其法律基礎。根據基本法第一百一十六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為單獨的關稅地區(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請各位注意:「單獨的關稅地區」才是正確的說法,不是「獨立關稅區」。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是國際法概念,作為單獨的關稅地區,香港可以參加《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亦即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WTO正式成立,香港也順理成章成為該組織的成員,比中國內地入世還要早。這裡順帶一提,因為WTO屬於「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ot limited to states),所以香港可以 「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

香港是個單獨的關稅地區,可以自行徵收關稅和編制進出口數字。當然,香港一向都是個自由港,只會向幾種進口貨徵收稅項。除了作為單獨的關稅地區,香港也可以對本地產品簽發產地來源證(certificates of origin)。關於這一點,基本法第一百一十七條已作出相關規定。香港可以自行簽發產地來源證,因此「香港製造」跟「中國製造」是不一樣的。年輕的讀者朋友可能不知道,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是個工業城市,「Made in Hong Kong」這個「品牌」在國際社會早已享負盛名。中國內地在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後,香港廠商才逐步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內地。今時今日,香港已經是個國際金融中心,經濟以服務業為主。

大家可能會問:美國對香港實施貿易制裁,對香港會造成嚴重打擊嗎?大家不用擔心!影響是有的,但應該不會如一般人想像那麼嚴重。其實美國早已不再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出口到美國的貨品,佔香港出口總值不到10%。在香港的出口貨品中,轉口(re-exports)佔絕大部分,本地產品出口品(domestic exports)佔比很低。當然,我們也不應該淡化美國實施貿易制裁對香港的影響,反而應該嚴陣以待,見招拆招。就以轉口貿易為例,在中美貿易戰爆發以前,很多香港廠商早已逐步將生產基地從中國內地轉移到東南亞國家。

國際貿易是互惠互利的,念過經濟學的朋友,定必記得「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這個概念。國際社會好比一個大家庭,大家分工合作,集中力量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再通過國際貿易進行交易,互通有無。如果一部iPhone的所有硬件都在美國本土生產,大家猜猜要賣多少錢?拜登上場,中美兩國的緊張關係未見緩和,上次兩國在阿拉斯加舉行會談,火藥味甚濃。事態發展如何,大家拭目以待。

 

張敬文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