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顛不稜 「餃」不清

顛不稜 「餃」不清

文匯報 2020年11月23日

【恒大譯站】顛不稜 「餃」不清

袁枚的名著《隨園食單》中,〈點心單〉內提到肉餃,記述它有個耐人尋味的名字「顛不稜」:「即肉餃也,糊麵推開,裹肉為餡蒸之。其討好處全在作餡得法,不過肉嫩、去筋、作料而已。余到廣東,吃官鎮台顛不稜甚佳。中用肉皮煨膏為餡,故覺軟美。」這個「肉皮煨膏」,完全是今天廣府傳統灌湯餃和江浙灌湯包子的做法,所以後人相信袁枚吃的「顛不稜」,就是今天湯包和灌湯餃的原型。

「顛不稜」這名字,應是英文dumpling的中文音譯。英國菜式中沒有相等的食品,可以想像英國人最初來華,看到五花八門的餛飩水餃,聯想到自己家鄉的dumplings,於是就把這些看不懂的美味小吃,一概稱為「顛不稜」。袁枚是在廣東吃到顛不稜的,而「鎮台」是清朝綠營總兵的別稱;在廣東與洋人接觸的機會比較多,大概鎮台的侍從跟隨洋人的說法,向袁枚這麼介紹,因此他學到「顛不稜」這個叫法。

Dumplings本身,跟餃子和餛飩是兩碼子的事,這種橫向借代絕對不是合適的譯法。可笑的是,今天我們卻本末倒置,將錯就錯。我們都帶過外國人上酒樓yumcha(飲茶),邊吃dimsum(點心)邊談心,翻譯的責任就落在我們的碗裏。於是,鹹點如蝦餃、燒賣、粉果、煎堆、鹹水角、魚翅餃、灌湯餃和錦滷雲吞,當然是dumplings;甜點如糖不甩、糯米糍、擂沙湯丸和紅豆沙湯丸,也是dumplings。苟以點心單之長,無不是顛不稜,識別之處,僅僅在前置於dumplings的形容,就是材料和煮食方法的差異。譯者不才,「yumcha陽錯」之下,千姿百態的廣東點心彷彿只剩顛不稜一種。

翻譯應是加法、乘法,而不是減法、除法,方可成就文化交流。唐玄奘提出「五不翻」,指將梵文譯成漢文時,遇五種情形不作意譯,而保留原音,即作音譯。點心的精巧和繁雜,難以三言兩語意譯而得;音譯固然有利有弊, hargao和siumai,外國人初初唸起來,難免拗口。不過,且看日本人教曉西方人分辨ramen(拉麵)、soba(蕎麥麵)、udon(烏冬)和 somen(素麵),還使這些原來是日文的音譯詞,變成平常慣用的英語。

中國人神奇的粉麵,大部分人只叫noodles,絲絲縷縷纏在齒間的滑溜和鮮美,也給粗疏的翻譯一刀刴掉了。

飲食之所以是文化,甚至藝術,是因為當中的確有文化藝術的層面和層次,品嚐一個地方的食品,可以從中了解人家的文化。這個時候,吃一頓飯真的「與我無關」;無關之處,在於食品是否符合我們的口味,或跟我們慣吃的東西有何相似,有關的是人家餐桌上的傳統美食和風土人情。我們坐下來,好應該虛心受教,而不是根據我們的喜好和習慣說三道四,硬給人家亂套名字。吃要知其味,不如先正其名,識其名。

陳嘉恩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副院長兼副教授

 

恒大譯站 – 顛不稜 「餃」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