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Author archives:

影視標題翻譯「忠實的背叛」

文匯報 2017年11月8日 影視標題翻譯「忠實的背叛」 正如人如其名一樣,影視標題也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平淡無奇的標題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提不起任何興趣;而恰如其分的標題則能吸引人的眼球,從而增加收視率或賣座率。當影視作品引入外國時,其標題的翻譯亦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下面以幾個實例來談談影視標題翻譯的注意事項。 譯名符劇情 引美詩作易共鳴 《那年花開月正圓》是今年一部內地熱播的大劇,由孫儷、陳曉等領銜主演。該劇具有極高的收視率,在新加坡、美國、加拿大、新西蘭、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地先後播出。 這部劇的英文譯名為Nothing Gold Can Stay(美景易逝)。中文標題給人以美好的聯想:那年,花開了,月亮很圓,沒有比這更讓人沉醉了。單看中文,此劇似乎是一個甜美的故事。 然而,英文標題卻給人一種扼腕的感覺:美好的事物都不能持久,一切只是曇花一現。單看英文,此劇應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那這個譯文是否背叛了原文呢?筆者認為不然,這種翻譯若然是背叛,亦是「忠實的背叛」,原因有二: 其一,譯文更真實地再現了整個電視劇的基調,符合整體的劇情。該劇所刻畫的主要人物周瑩歷經波折,完成了從街頭藝人到陝西女首富的逆襲。 就商業而言,女主角是成功的;但就愛情而言,卻是令人嘆息的。女主角跌宕起伏的人生遇到了3段真情,其中一段她視為兄妹情;在另兩段情愛中,她所真愛的兩個男人卻先後離她而去,撒手人寰。譯文更好地再現了這種傷感。 其二,譯文借用了美國著名詩人Robert Frost廣為流傳的一篇詩作的名字。英美的觀眾可能對此更為熟悉,從而引發其對該劇的興趣。 「廝殺」更能引聯想 此外,在翻譯影視標題時我們還需要仔細斟酌選詞。不同的選詞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比如最近上映的一部電影《廝殺密室》(Escape Room)。 海報描述這部電影為「Hit爆全球『逃出密室』真人遊戲亡命改編」。中文譯名採用了「廝殺」而非「逃出」。這是譯者選詞的一種體現;「廝殺」一詞更具刺激性,可帶來一定血腥場景的聯想,因此可吸引一些重口味的人群;而廝殺結果如何亦具有一定的懸念性。所以,相對而言,此處選用「廝殺」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由此可見,標題雖細小,翻譯見真功。   恒生管理學院 翻譯學院助理教授 王紅華博士  …

「不太」還是「不大」

文匯報 2017年11月22日 「不太」還是「不大」 中文一向習慣說「不大」,意思是「不十分、不完全」。大概有人「語言虛榮心」作祟,嫌它太平凡,於是向英文學步,把not too譯為「不太」,盲從之人競相效尤,致使「不太」漸漸成了「標準」說法,寫「不大」的人反而越來越少。例如電視節目裡的受訪者明明說「唔係好/幾……」(即「不大……」),字幕卻寫成「不太……」,更不用說受訪者自己說「唔係太……」的情況了。 「不太」並非絕不可用,而是要避免濫用,因為某些情況用「不太」會違反語言邏輯。「太」是「過甚、過份」之意,是負面的。說「不太差」當然沒問題,因為差到某個程度就是過份(界線可以人人不同),這很容易理解。然而,若後面的是褒義形容詞,例如「不太好」、「不太理想」等等,則很難想像正面怎麼到了某個程度會變為負面。 「物極必反」是我國的哲學觀念,但一般人在日常思維中不會用到。例如有藝人說「我覺得自己的演出不太理想」,意思當然不會是「未算完美到變成缺憾」,而是「算不上理想」,若說「不理想」又似乎貶義太強,於是就用「不太」來減弱語氣。其實這裡該用「不大」,誤用「不太」會惹出「好到怎樣才過份」的難題。 「不太」即使後接不好的情況,偶爾也會有問題。例如說「不太會受人排擠」,就惹人想到「可能性大到怎樣才過份」,但其實稍微有可能已經讓人受不了,通常不會考慮上述問題。改說「不大會/不大可能受人排擠」,那就直接易明了。 「挑戰」無處不在 用「不大」絕無語言邏輯問題,後接任何形容詞都可以,所以若無把握就說「不大」吧。其實not too在英文裡遠沒「不太」在中文裡現在用得那麼多、那麼濫,即使是那些以自己「英文好,中文不好」為傲的人也不用學舌了,何必「比英文更英文」呢? 附帶說一句,論「比英文更英文」的程度,恐怕莫過於以前談過的「挑戰」了。這個詞現在可說無處不在,而且用途之廣,已經大大「青出於藍」了。在今人筆下,不但可以說「挑戰自己(的能力/技巧/……)」(考驗自己……),還可以說「挑戰世界冠軍的寶座」(奮力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挑戰難度」(試闖更大的難關)等等,更不用說同樣無處不在的「挑戰性」了。 現在的人幾乎只懂說「極具/充滿挑戰性」、「挑戰性很大」之類的話,中文原有的「很困難/艱巨」、「極為考驗……的能力/技巧等」等說法恐怕只有極少數人記得或願意「降格」使用了。   恒管翻譯學院講師 池威霖  …

財經術語 兩地大不同

文匯報 2017年12月6日 財經術語 兩地大不同 內地在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經過了將近40年的發展,今天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規模僅次於美國。而金融業的發展,又是內地經濟發展重要的一環。各位可有發現,很多財經術語,內地跟香港的翻譯有所不同? 筆者在大學修讀經濟和金融,又長期從事翻譯工作,對這一點特別留意,今天想用比較輕鬆的手法,向大家介紹兩個財經名詞。 港譯「炒孖展」 內地稱「融資」 香港的金融業發展得比較早,當某些財經概念由西方傳到香港,香港人往往會想出一些具創意的方法處理。舉例來說,香港一向把margin financing翻譯成「炒孖展」。 假設我看好匯豐(00005.HK)的前景,想買進一手,但資金不足,那麽我便可以「炒孖展」。如果每股匯豐現時的成交價是港幣75元,一手便是3萬元(每手匯豐有400股)。 如果我想用margin financing的方法,那麽我只需向股票經紀行支付保證金,金額相當於3萬元的某個百分比,餘額向股票經紀行借貸,用香港人的話,就是「刀仔鋸大樹」。 「炒孖展」這個財經名詞是香港獨有的,傳到內地後,就變得「面目全非」。因內地過去並沒有這個概念,所以有些券商(即香港人說的股票經紀行)便把 其翻譯成「做保證金交易」。這是因為margin financing中的margin,其實就是「保證金」 的意思。幾年前,內地開始容許投資者在某些情況下「炒孖展」,並把這個名詞翻譯成「融資」,意思就是容許券商向投資者借出資金,讓投資者可以買入價值高於保證金的股票。 話得說回來,「炒孖展」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法,建議散戶(即小投資者)必須學好管理風險。 「融資」亦解籌集資金 這裡順帶一提,「融資」一詞有兩個意思,除了margin financing外,也可以解作籌集資金,因為在漢語中,「融」 即 「融通」,就是籌集、提供的意思。 如果我看好某家上市公司的前景,可以「炒孖展」;如果我看淡,又可以怎麼辦呢? 假設我認為騰訊控股(00700.HK)的股價過高,有下跌風險,那麽我便可以通過「沽空」(即shorting selling)圖利。所謂「沽空」,就是投資者先行向券商借入股票,再賣給另一名投資者,待股價下跌以後方在市場買入,再將股票還給券商,從中賺取差價。內地過去根本不容許投資者進行「沽空」,所以在普通話裡沒有這個詞語。幾年前,內地容許投資者在某些情況下沽空股票,並把short selling翻譯成 「融券」,正如上文所說,「融」有籌集、提供的意思,但這次券商向投資者提供的卻不是資金,而是證券。 同一個財經術語,在兩岸四地的翻譯都可能有所不同。有志投身財經翻譯的朋友,如果能夠多了解金融市場的最新發展,工作時定會得心應手。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講師 張敬文博士  …

翻譯比賽四大新方向

文匯報 2017年12月20日 翻譯比賽四大新方向 兩岸三地不同機構及院校均定期舉辦口筆譯比賽,供學生及公眾人士參加,旨在鼓勵翻譯同學力爭上游,同時加深社會對翻譯的認識,推廣跨語言及跨文化交流。 一般而言,翻譯比賽過程簡單,有點像語文或翻譯考試,參加者在禮堂、教室或語言實驗室參賽,須於限時內把大會提供的文字或原文錄音譯畢,且往往不得使用翻譯工具。原文題材則視乎比賽性質而定。 小組賽考合作 模擬實況解難 隨著翻譯行業不斷發展,除了上述傳統比賽外,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其他類型的比賽,形式不必像考試般,如此可吸引更多人參與,加強宣傳效果。以下四大方向可供參考。 其一,舉行小組賽事。目前翻譯比賽多以個人為單位,不過現實中譯員之間的合作也非常重要,大型的口筆譯項目尤其如此。若增設小組賽,不但考驗參賽者個人的翻譯水平,還可測試其人際溝通及項目統籌能力。 其二,增加原文種類。翻譯比賽題目多摘自報刊、小說、散文、演講辭,但是譯者日常接觸的遠超於此,例如還有書信、學術論文、專業報告 、劇本、廣播稿、配音稿、 影片字幕、多媒體網站、社交媒體等等。比賽也可以這些文類為題,看看參加者能否採取靈活譯法。 其三,模擬現實處境。實務翻譯與不同活動環環相扣(如廣告翻譯是品牌或產品推廣的一環,醫藥翻譯則是病人診治、藥物研發或健康教育的一部分),譯者要因應這些活動及相關背景因素,決定翻譯策略,甚至進行其他跨語言工作,包括編譯、撮譯及雙語寫作等。 比賽因此可模擬真實情況,要求參賽者就某活動完成若干跨語言任務;如假設一電子產品即將上市,參加者要擬訂雙語宣傳策略,製作中英文廣告及產品說明,同時為不同地區的消費者設立網站及社交媒體專頁。 參賽者按照模擬實況,發揮綜合技能,臨場解決疑難,完成多重工作。 人機互動融科技 擺脫「文學」框框 其四,融合翻譯科技。電腦輔助翻譯乃譯者的重要技能,翻譯比賽加入相關元素,令參賽者對此多加關注。例如舉行人機互動翻譯大賽,參賽者可使用自動翻譯系統,同時運用適當的譯前或譯後編輯技巧,完成譯文。大會也可在賽前說明原文主題,譯者預先製作翻譯數據庫供比賽時使用,展示運用翻譯工具的能力。 比賽除了要分高下,本身也發揮著教育功能;參賽者在賽前準備及比賽過程中能夠獲益,也是賽事的關鍵。我們探索不同形式的翻譯比賽,令項目種類更豐富,技巧更多元化,讓各界超越一般側重文學的翻譯概念,從跨領域的角度認識翻譯活動,如此一來比賽便更具意義了。   恒生管理學院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總監 蕭世昌博士  …

不「抄」不「譯」 何以創作?

文匯報 2018年1月10日 不「抄」不「譯」 何以創作? 去年,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浮世繪名作《神奈川沖浪裡》席捲全球,春夏之際大英博物館舉辦特展,其後移師墨爾本,遊人如注,一票難求。日本國內不甘示弱,單在東京已有兩個大型展覽,頌揚北齋的藝術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上野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分析了北齋如何薰陶西方印象派及之後的藝術:梵高灼灼的野花、塞尚嶙嶙的山巒、特納滔滔的浪潮、德加的芭蕾舞孃和裸體浴女、杜魯斯—羅特烈克的紅磨坊艷女,以至許多家飾和瓷器,處處師法北齋,昭然若揭。美術史家與文化學者稱為「日本風」或「東方主義」的一部分,倒是倫敦小孩率真,直說:「那不是抄襲嗎?」 「合理使用」前作 修繕傳承結晶 對啊,古今中外文化藝術,當然不可能無中生有。在沒有印刷、攝影和互聯網的年代,抄襲就是保留和傳播知識的方法。 文藝復興晚期,歐洲貴族子弟遍遊希臘與意大利,大肆臨摹名畫,仿製神像雕塑,記下建築圖則,回國後催生了新古典主義與風格主義。 莎士比亞被譽為第二大造物者,《羅密歐與茱麗葉》、《哈姆雷特》和《李爾王》屢屢沿用歐洲各地的民間傳說。他一度遭對簿公堂,其劇作《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被控抄襲普魯特克的史著《希臘與羅馬貴族的生活》,劇中情節及許多精警的語句,顯然取自普史。 莎翁把題材大膽修繕,文句轉化成五步抑揚格。普史是散文,莎劇是無韵詩;前者是私研的史著,後者是公演的劇目;莎劇對普史符合現今法律的「合理使用」,未有造成「巿場損害」,也沒有試圖將之取締。哪怕是機關算盡的知識產權律師,恐怕亦難把莎翁入罪。 「轉化」:產生新東西 對於前人的心血結晶,後人用借、用偷、用抄、用描,但以新鮮的眼光和獨特的手法,炮製出新穎的作品。說是「啟蒙」或「傳承」,可以;現代文化學者稱為「挪用」,亦可;我們不妨看成「翻譯」——把原文以另一種語言或形式在另一個語境重現,譯文不啻是新的文本。藝術與文學的價值在於腦力,不是勞力。 1990年《哈佛法律學刊》勒弗爾法官就版權法一錘定音,若衡量作品是否「抄襲」,要義在於「轉化」——它必須產生新的東西,以不同的形式和目的呈現原先作品。轉化帶來進步,否則只是原地踏步。 說到翻譯,一板一眼的直譯,對教學和研究固有裨益。人工智能一日千里,複雜的法律、財經和科學文件,泡一杯茶的時間,電腦譯得精準妥當。在知識傳播快於病菌的數碼世代,不論是技術文獻,或是文藝詩篇,精準的直譯滿足了參考或對比的用途,大概數篇就夠。 入世的翻譯要廣要雜,超越語言的轉運,講求知識的轉化,本地視角與譯文目的先導,讀者需要為引,譯文才有生存的價值,處處楊梅不一樣的香。翻譯不光是複述,超過講解,達致啟導,譯者要讓自己和讀者「發聲」,才能擺脫原文鐐銬,翩然跳出新的文明舞曲。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署理院長及副教授 陳嘉恩博士…

新加坡英文獨樹一幟

文匯報 2018年1月24日 新加坡英文獨樹一幟 根據新加坡統計部門2017年刊發的人口調查,其人口中華人佔74.3%,馬來人佔13.4%,印裔人佔9%,餘下3.2%是其他族裔。由此推算,華語的應用應該最廣泛,事實卻非如此。 當地華裔家庭成員間用華語是理所當然,但因為政府大力推廣英語,加上新一代已習慣在日常生活用英語,用英語溝通的華裔家庭越來越多。英語是新加坡的主要工作語言,也是不同族裔人士之間的通用語(lingua franca)。 雖然馬來人現在只佔人口13.4%,但其歷史使然,國語(national language)仍是馬來語。有趣的是,有研究戲稱,在當地單單會說馬來語,未必能順利解決日常所需。 4官方語言 設全國譯委會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4種:馬來語、華語、英語和泰米爾語(Tamil)。這就是說,如果你到政府機關辦事,而你只會說其中一種語言,政府人員都會給你找來能與你溝通的人。在國會發言,你也可以選擇其中一種語言。 有如此紛呈的語言生態,翻譯活動當然也十分蓬勃,但新加坡政府開始發覺翻譯問題亦同樣多。有見及此,政府2014年成立全國翻譯委員會(National Translation Committee),從屬通訊及新聞部(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由一名政務部長(Minister of State)主管。 委員會集合業界、學界、傳媒和政府的經驗,希望做到3點:一、公營機構翻譯文件或委任外聘譯員時,能遵從較理想的程序和標準,以確保翻譯質素;二、建立一個合作平台,推廣看重翻譯質素,並讓公私營機構和其他相關人士共謀提升翻譯質素的方法;三、為新加坡的下一代培育翻譯人才。 委員會定期舉辦翻譯工作坊、翻譯研討會、翻譯比賽,甚至設立奬學金,鼓勵高中生接觸翻譯,而對公務人員的培訓則着重提高審核譯稿能力。 巧妙糅合中英語言特徵 提到語言狀況,當然不能不提「新加坡英語」。 看新加坡電影和電視節目時,會聽到新加坡英語獨特的句法和語調,看來新加坡人亦對此相當自豪。其最大的特點是巧妙糅合中英文的語言特徵。中英文的字詞句法兼用,加上中文的語調和語尾助詞,令兼懂中英語的人覺得趣味盎然。 新加坡英語在整個英語體系裡已經可謂獨樹一幟,而「香港英語」可否亦算是英語體系中一種獨特變體,學界一直有討論,但撇除語言特徵的考量,癥結似乎在於人的心態。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講師 梁峻朗…

電玩翻譯難 策略要清楚

文匯報 2018年2月7日 電玩翻譯難 策略要清楚 電子遊戲種類眾多,涵蓋電視、電腦、智能手機等多個平台。遊戲生產商推出多國語言版本,推銷至不同地區,玩家遍及全球各地。電玩翻譯的需求與日俱增,遊戲業界與翻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現今遊戲翻譯項目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如下: 譯操控介面字幕 似足電影 首先,電玩遊戲翻譯與電影翻譯項目十分相似。現時很多遊戲屬於角色扮演類別(role-playing game),以長篇故事為主軸,內分不同章節,每一章節成一關卡,前後連接。玩家代入某一人物角色,縱橫於全視角探索的開放世界(open world),按照情節完成任務;若將這類遊戲稱為「可操控式電影」,實不為過。 譯者不但要譯出操控介面上大量文字信息,更要兼及字幕、配音文稿等等,考慮影、音結合的效果,基本上無異於電影翻譯。 因此,譯員如有「視聽翻譯」(audiovisual translation)的培訓,從事相關工作就能得心應手。 此外,遊戲本土化宜按照場景內容調整譯文風格。「本地化」(localisation)是電玩翻譯的關鍵難題,如果譯員翻譯遊戲信息時能夠貼合目標語文化(target culture)的慣常遣詞用句,更易引起玩家共鳴,對推廣遊戲大有幫助。舉例而言,部分動作冒險遊戲的英文原版中,人物對話其實帶有不少俚俗語言,中文版卻以書面用語表達,大大淡化了英文本的語言風格。倘能適當加入時下流行的通俗語句及網絡用語,既可增添趣味,玩家又能更加投入遊戲故事場景。 須熟文史 幻想類考創意 除此以外,譯者要對歷史文化有一定認識,兼具創意及想像力。現時很多電視遊戲以歷史文化為題材,當中不少具「中國風」。譯者處理這類電玩翻譯項目時,需要對中國歷史有充分理解,才能將遊戲中的文化字詞準確譯出。 要適時運用音譯及意譯策略,若一律採用漢語拼音,很可能令不熟悉中國文化的外國玩家混淆時、地、人、物四類名稱。此等翻譯項目處理得當,便能以電玩推廣傳統文化。 再者,有部分遊戲融合上古及未來世界的元素,讓玩家在幻想空間探險,譯者翻譯時不但要熟知冷兵器時代的特徵,同時要具備創意,認識西方末日後幻想文學作品(post-apocalyptic fiction),才能有效將遊戲中的世界觀及相關信息翻譯出來,必要時更要為某些特殊器物及地域創設譯名,讓人容易記誦,無不考驗譯員的翻譯技巧及想像能力。 21世紀電玩翻譯是重要課題,其特徵及注意事項當然不限於以上數點,值得探究的項目尚有遊戲翻譯與協作翻譯(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的聯繫、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遊戲的翻譯策略、國際電玩翻譯原則的訂定、譯者交流平台的設立等。 大學翻譯學系不妨增設有關教學課程,令學生掌握最新行業發展趨勢,開拓翻譯研究新方向。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講師 蕭世友…

港雙語優勢 利文學翻譯

文匯報 2018年2月28日 港雙語優勢 利文學翻譯 文學翻譯是文化藝術品,與文學作品一樣,同樣可以細心欣賞,也是對人性與人的價值有所體現的藝術。文學翻譯可以書寫文化認同,同時也不失為文化大使,把意識形態、民族精神、生活習慣和傳統宣揚外地。歐洲文學翻譯者聯會認為,語言與翻譯關係密切,而文學既然是備蓄文化資本的空間,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必先要熟識它的文學,文學翻譯就是重要的中介者。 歌德(Goethe)早於1827年首先提出了世界文學的概念。他認為以民族為單位的文學已經失去了意義,取而代之和即將來臨的就是世界文學。在全球媒介傳播的互聯網包圍之下,歌德的主張更具針對性,文學在偌大的公共空間散發,文學翻譯有必要去應付這個挑戰,積極利用創新的和共融的媒介。 外譯中被動 應力推中譯外 文學翻譯的市場地位不高,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地位。文學翻譯者很難擔當文化創業者的角色。因為酬勞低,譯者很難把文學翻譯當作謀生的職業。翻譯書籍在出版總量只佔小部分,在美國是3%;2012到2013年美國出版了975本翻譯的書籍,29本的原文是中文,其中小說只有三四本。歐洲的情況稍好,有30%到60%,其中只得0.9%是文學。 香港絕少文學翻譯,主要在大學裡進行。由於版權費用很高,加上台灣和內地的出版社搶購時都搶先購買中文版權,所以在外譯中這方向,香港處於被動和劣勢。中譯外方面,香港可以多做一點,尤其是中譯英。香港是中英雙語社會,長期與外來文化接觸,翻譯的基本條件比上述兩地都優勝。 本港近年也有一些中譯英的文學翻譯活動,例如雜誌《漸進軒》、《字花》等,前者著重前衛文學。香港藝術發展局最近推出了香港文學外譯計劃,資助大學翻譯一些具代表性的本地文學作品成英文,在海外出版,預算達300萬元。計劃的受益者之一就是Hong Kong Atlas,雜誌準備每年出版數本文學翻譯的書籍。 從香港的角度來看,既然外譯中困難重重(老實說,港式中文難以被大陸或台灣地區的讀者接受),不如退而求其次,把較多的努力和資源投放在中譯外方向,尤其是中譯英。 調查:辯作銷量不遜原創 最近外國的翻譯文學越來越流行,在比例上甚至超過本土文字書寫的作品。市場調查機構Nielsen Book在英國發現了一個出人意表的現象,翻譯小說比原創小說的銷量毫不遜色,從2001到2015年,數字由100萬上升至150萬,佔全部小說銷售量的7%。 北歐的偵探小說、村上春樹和意大利作家艾琳娜·費蘭特(Elena Ferrante)的小說都很受讀者歡迎。亞馬遜出版社(Amazon)更在2015年斥資一千萬美元支持外譯英作品的出版。對香港作家來說,現在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把漢語文學作品翻譯成英文。 在劣勢的環境裡,我們有什麼具體的措施足以振興香港的文學翻譯? 第一,設立翻譯補助金。不少國家都有這樣的制度,尤其是歐洲國家,例如荷蘭和其他在語言處於弱勢的小語種,都同樣地以獎金鼓勵本土作品的翻譯和推廣。 第二,積極培訓人才。例如設立文學翻譯中心、在大學開辦文學翻譯碩士課程等。 第三,給予文學翻譯者多一點尊重和權利。承認翻譯者擁有譯文的版權,增加翻譯者的收入。 第四,鼓勵建立互聯網徵集翻譯群組。通過這些組織,文學翻譯工作者可以互相鼓勵和切磋,群策群力。   恒生管理學院常務副校長及翻譯學院教授 方梓勳教授…

中文歌詞長於務虛 英文歌詞善於寫實

文匯報 2018年3月16日 中文歌詞長於務虛 英文歌詞善於寫實 偶然在網上看到1970年電影《愛情的代價》的同名主題曲 ,作詞者叫珊梅,因爲有英文字幕,讀後覺得中西流行歌詞的美學觀念頗不相同,難以翻譯,也有趣。歌詞是: 我像是海邊的小花                            I’m like a tiny flower on the seashore 連根埋藏在泥沙                                I strike my root in the sand 經不起烈日的照耀                            I can’t stand the scorching sun 受不了風吹和雨打                            I fear rain and wind 我低著頭兒在等待                            I bow my head and in silence I wait 希望黑夜快到達                                I’m waiting for the…

看英文《射雕》 賞翻譯之妙

文匯報 2018年3月28日 看英文《射雕》 賞翻譯之妙 金庸(查良鏞)的名著《射雕英雄傳》第一卷英譯本A Hero Born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1) 今年由英國MacLehose Press向全球發行。譯者為郝玉青Anna Holmwood。該書面世后,引起了廣泛熱議。 金庸的武俠小說蘊含了豐富的中國文化,如何能讓英文讀者體味到這精彩的江湖,對譯者而言,想必是「難於上青天」。 我們且以人名和武功招式為例,看看譯者是如何建構英文版金庸武俠世界的。 音譯音意結合 各有優缺點 譯者大致採用了兩種方法來處理人名的英譯:音譯法和音意結合法。使用音譯法的人物包括郭靖Guo Jing和楊康 Yang Kang等。而使用音意結合法的人物包括黃蓉Lotus Huang、穆念慈 Mercy Mu、 陳玄風 Hurricane Chen、梅超風 Cyclone Mei、柯鎮惡Ke Zhen’e, Suppressor of Evil等。 這兩種譯法各有其優缺點。音譯法的缺點在於譯入語讀者可能會對採用拼音的譯名比較陌生,亦難以體味到原文所帶來的聯想含義,比如靖康兩字指代「靖康之恥」,這種聯想是Jing 和Kang 無法傳遞的。音譯法的優點則在於有利於推廣源語文化。 當越來越多的英文讀者熟悉了Guo Jing 與Yang Kang,他們慢慢就可以了解這背後的文化背景。音意結合法的優點在卡讀者易於理解源語中人名的含義,不過在推廣源語文化方面的作用就稍微弱一些。 譯者基本採用了意譯法來處理武功招式的翻譯。比如九陰白骨爪 Nine Yin Skeleton Claw、電照長空Lightening Ignites the Sky、順水推舟 Drive the Boat Downstream、蒼鷹搏兔 Hawk Fight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