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古代來華譯經僧 各找辦法學中文

古代來華譯經僧 各找辦法學中文

文匯報  2021年5月31日

【恒大譯站】古代來華譯經僧 各找辦法學中文

譯者必須通曉原語(source language)及目標語(target language),方能將文本從某地傳至他方。翻譯佛典亦然,隋代譯僧彥琮曾提出譯經師「要識梵言,乃閑正譯」,並應「薄閱蒼雅,粗諳篆隸,不昧此文」,意思是譯者掌握梵、漢二語,方能有效理解原文經卷,以通暢的文字譯出文義,讓中土大眾了悟佛理。多年前,佛教學者曹仕邦嘗撰《淺論中國求法僧俗出國前、後學習域外語文的機緣》,說明漢地學眾如何學習西域語言,讀通佛典原本,參預譯事。那麼從西域來華的僧人是怎樣學懂漢言,然後在華弘法呢?初步考察僧傳記述,基本有三大途徑。

其一,不少遠來東土的西域沙門,是在抵達中原或江南的中國腹地才開始學習漢語。有些西僧極具語言天分,短時間內便能學懂。舉例而言,東漢安世高學識深廣,博學多聞,自少通曉「外國典籍及七曜五行醫方異術」,學習能力甚高,長大後一心弘法,史稱世高「始到中夏」,因「才悟機敏,一聞能達,至止未久,即通華言」,然後開始個人翻經,「於是宣譯,改梵為漢」。

此外,有部分法師學習時間較久,確保漢言嫻熟,方敢譯經,如後秦譯僧曇摩耶舍深明《舍利弗阿毘曇論》,秦主請譯,法師認為該論法理幽遠,親自翻譯方可傳達要旨,不能假手他人,遂在長安攻習漢言,經六年時間,「漸閑秦語」,才落筆開譯。

其二,有些古代西來譯師,如鳩摩羅什、笈多等,早在西域、涼州學習漢言,入京以後即能興辦譯場,將經本由梵轉華。考查歷史文獻,西域部分邦國兼行漢語,法師們可在該些地方了解華言的特點,窺探其貌,略識大概。如按道宣《續高僧傳》記載,六世紀時高昌國「僧侶多學漢言」。又十六國時代的西涼地區漢化程度頗高,曇無讖便是在涼土「學語三年」,得其旨歸。由此可知,中古譯師不必進入中原或江南地區以後才有可能學習中文,在部分西域國家或河西地帶已可為之。

其三,古有譯僧遲遲未能掌握漢文,遂經懺法而得感悟,最終極速學懂譯語。按《梁高僧傳》記載,南朝劉宋中天竺僧人求那跋陀羅入華弘法,享譽國中,但不善漢言,故要譯人弟子協助,方能譯經傳道,時覺言不盡意,心感慚愧,遂「旦夕禮懺,請觀世音,乞求冥應」。其後,跋陀在夢中見一白衣人士,手持寶劍,並執一頭,問跋陀有何憂疑,法師便道明語言學習問題。白衣使者聞言以後,便「以劍易首」,替跋陀更換頭顱。夢醒以後,跋陀「心神悅懌」,能以漢言宣講佛經義理,通暢無礙,一夜精通華語。

 

蕭世友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