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傲慢與偏見》背景及人物香港化
文匯報 2020年6月1日
【恒大譯站】改寫《傲慢與偏見》背景及人物香港化
最近觀賞了中英劇團的翻譯劇《初見》,是數月前去世的陳鈞潤按照英國作家簡奥斯汀(Jane Austen)的小說《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改寫的劇本。故事大致按照原著的綱領,但背景和人物完全香港化,把十八世紀攝政時期(Regency Period)的英國,搬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香港。
小說轉換為劇本,嚴格來說不是翻譯,也因為是改寫,陳鈞潤給了自己很大的自由度,藉此發揮他戲劇和語言的「鬼才」。台詞是百分之百的香港化,在粵語中轉換語碼,夾雜英語單字,甚至出現一連串的英語對白,這大概就是反映當年殖民時期的香港,至於能否展示所謂中英文化交流的現象,則見仁見智,未免流於表面。
按照陳鈞潤的說法,以前的香港生活節奏較為緩慢,說話不那麼直接,於是出現了不少港式歇後語,例如飛機打仗(高鬥 / 竇),也有一些是頗為不雅的,例如太監騎馬(冇得頂)等,都是典型的陳鈞潤手筆。玩弄文字,正是他的一貫作風,改寫《初見》,可說是如魚得水,自得其樂,但在毫無節制的情況之下,總覺得有些太濫,不時出現以辭害意的地方。
縱觀全劇,自然也有保留奥斯汀原著的階級與財富觀念,男女關係等主題,但更像是給予陳鈞潤一個藉口,抒發他對殖民時代的懷舊情意結,更重要的是,讓他有一個展示他對文字愛好和語言功力的機會。
《初見》玩弄文字太過,有點喧賓奪主,不是陳鈞潤最好的作品,但也可以一窺他的戲劇翻譯的特色。其實陳鈞潤的作品很多,主要是翻譯劇,共五十多齣,此外還有雜文,別創一格的是改寫翻譯劇本為小說,例如《女大不中留》(”Hobson’s Choice”)。1996年TVB重播任白的《紫釵記》電影,也特別邀請陳鈞潤翻譯字幕。唐滌生的曲詞瑰麗典雅,典故迭出,陳鈞潤採取省略手法,重點翻譯詞義,字幕簡潔易懂,讀者稱快,歎為一絕,可見陳鈞潤隨機應變的作風。
陳鈞潤音樂修養極高,尤愛歌劇,在香港電台介紹歌劇多年,又翻譯超過30齣西洋歌劇的歌詞。與朋儕歡聚之際,不時客串一曲,由他那素稱鋼琴王子的兒子陳雋騫擔任伴奏,於是父唱子隨,以娛親友,樂在其中,儼然一時佳話。他又翻譯百老匯音樂劇的歌詞,音和義並重,屢見神來之筆。香港恒生大學校歌的歌詞,也出自陳鈞潤之手。(下文再續)
方梓勳教授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