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電玩翻譯難 策略要清楚

電玩翻譯難 策略要清楚

文匯報 2018年2月7日

電玩翻譯難 策略要清楚

電子遊戲種類眾多,涵蓋電視、電腦、智能手機等多個平台。遊戲生產商推出多國語言版本,推銷至不同地區,玩家遍及全球各地。電玩翻譯的需求與日俱增,遊戲業界與翻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現今遊戲翻譯項目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如下:

譯操控介面字幕 似足電影

首先,電玩遊戲翻譯與電影翻譯項目十分相似。現時很多遊戲屬於角色扮演類別(role-playing game),以長篇故事為主軸,內分不同章節,每一章節成一關卡,前後連接。玩家代入某一人物角色,縱橫於全視角探索的開放世界(open world),按照情節完成任務;若將這類遊戲稱為「可操控式電影」,實不為過。

譯者不但要譯出操控介面上大量文字信息,更要兼及字幕、配音文稿等等,考慮影、音結合的效果,基本上無異於電影翻譯。

因此,譯員如有「視聽翻譯」(audiovisual translation)的培訓,從事相關工作就能得心應手。

此外,遊戲本土化宜按照場景內容調整譯文風格。「本地化」(localisation)是電玩翻譯的關鍵難題,如果譯員翻譯遊戲信息時能夠貼合目標語文化(target culture)的慣常遣詞用句,更易引起玩家共鳴,對推廣遊戲大有幫助。舉例而言,部分動作冒險遊戲的英文原版中,人物對話其實帶有不少俚俗語言,中文版卻以書面用語表達,大大淡化了英文本的語言風格。倘能適當加入時下流行的通俗語句及網絡用語,既可增添趣味,玩家又能更加投入遊戲故事場景。

須熟文史 幻想類考創意

除此以外,譯者要對歷史文化有一定認識,兼具創意及想像力。現時很多電視遊戲以歷史文化為題材,當中不少具「中國風」。譯者處理這類電玩翻譯項目時,需要對中國歷史有充分理解,才能將遊戲中的文化字詞準確譯出。

要適時運用音譯及意譯策略,若一律採用漢語拼音,很可能令不熟悉中國文化的外國玩家混淆時、地、人、物四類名稱。此等翻譯項目處理得當,便能以電玩推廣傳統文化。

再者,有部分遊戲融合上古及未來世界的元素,讓玩家在幻想空間探險,譯者翻譯時不但要熟知冷兵器時代的特徵,同時要具備創意,認識西方末日後幻想文學作品(post-apocalyptic fiction),才能有效將遊戲中的世界觀及相關信息翻譯出來,必要時更要為某些特殊器物及地域創設譯名,讓人容易記誦,無不考驗譯員的翻譯技巧及想像能力。

21世紀電玩翻譯是重要課題,其特徵及注意事項當然不限於以上數點,值得探究的項目尚有遊戲翻譯與協作翻譯(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的聯繫、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遊戲的翻譯策略、國際電玩翻譯原則的訂定、譯者交流平台的設立等。

大學翻譯學系不妨增設有關教學課程,令學生掌握最新行業發展趨勢,開拓翻譯研究新方向。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講師 蕭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