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承載文化 非單溝通媒介
文匯報 2019年5月20日
語言承載文化 非單溝通媒介
台灣擬在2030年前變成雙語社會,2030年後檢討推行情況,再決定是否把英語列作第二官方語言,以增強競爭力。當地的歐洲商會更建議成立一個中央翻譯資源中心,統籌所有官方文件的翻譯工作。事實上,台南市政府早在2014年便設立「第二官方語言專案辦公室」,試行有關計劃。
香港因歷史緣故,雙語發展的優勢相當明顯,但香港的周邊地區致力推動英語,這優勢能否持續,令香港維持有利的營商環境,則有待政府政策加以發展、鞏固。多年下來,香港有個相當獨特的工作文化:工作電郵往來,都預設要用英語。這是國際上不常見的現象。
國際機構的書信往來用英語很正常,但香港本地機構之間的溝通,即使自己母語是中文,明知道收件人的母語也是中文,我們仍會用英語互發電郵。到現在,要我們用正式中文寫個電郵,想必比用英語還要難。
說到多語制(multilingualism),不得不提歐盟。歐盟在1993年成立初期,只有11種官方語言,隨着成員國不斷增加,現在已有28個成員國,24種官方語言。歐盟不同的機構,包括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都有自己的翻譯和傳譯團隊,單單是歐洲理事會便聘用560名傳譯員、1,600名翻譯員、700名支援人員,每年翻譯超過200萬頁文件。
此外,歐盟還另設一個翻譯中心(Translation Centre for the Bod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聘用200名員工,為60多個歐盟相關機構翻譯,而隨着社交媒體流行,項目還包括影片的字幕製作。
歐盟為什麼要花那麼多資源,克服重重多困難,服務24種官方語言呢?世界貿易組織就只有3種官方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為什麼歐盟不把官方語言限於幾種國際上常用的語言呢?原因在其2017年發佈的翻譯傳譯手冊寫得很清楚:「Even if there are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translation is an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tool. It allows citizens of an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world to interact and have a say in shaping their common future without the need to give up their language – an integral part of their identity.」
語言不只是溝通媒介,語言從來跟權力密切相關,也是個人身份認同的必要部分。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學院講師梁峻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