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Uncategorized
翻譯及外語學院線上工作坊系列——從遊戲產業到遊戲化科技教育:我的創業歷程 「翻譯及外語學院線上工作坊系列:遊戲本地化和數碼娛樂2021」第三個工作坊於2021年8月2日舉行,題目為「從遊戲產業到遊戲化科技教育:我的創業歷程」。工作坊由朗琦科技教育﹝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禤文浩先生主講,並由本院助理教授蕭世友博士擔任主持。 禤文浩先生熱愛工作,秉持「投入工作」的態度。禤先生先簡述遊戲產業的發展,從沒有互聯網的日子到中國在網絡遊戲市場如日中天,再到出現市場化衍生的問題。禤先生還分享他在科技教育創業上的心路歷程,以及本地遊戲企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近年,科技不斷創新進步,遊戲變得更多元,電競漸獲國際認可為一項運動,甚至列為亞運會項目。香港政府投放了不少資源發展電競,並把其納入創新科技的政策範疇。禤先生進而點出做遊戲開發及遊戲產業要考慮的因素。 講座結束前,禤先生寄語年青人要把握好語言和科技技能,時常保持樂觀的心態,儘早找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聽眾在問答環節踴躍發問,而禤先生也一一回應。 Facebook 連結 : 請點擊這裡 朗琦科技教育﹝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禤文浩先生…
2021年6月至7月 冼為堅卓越教授(中國文化與翻譯) 閔福德:文化與翻譯系列 冼為堅卓越教授(中國文化與翻譯)閔福德教授六月至七月再與翻譯及外語學院合作,連續四個周六主講文化與翻譯系列「香港:文學與翻譯」。 線上公開講座 ——香港:文學與翻譯 2021年6月26日(星期六)八十年代:香港文學和翻譯的始源 2021年7月3日(星期六) 翻譯的因緣:翻譯的境界 2021年7月10日 (星期六)筆記:閒情記趣 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香港:翻譯的熔爐…
本文刊登於《明報升學網》2021年7月20日 [院校資訊] 恒大商務翻譯(榮譽)學士 翻譯新領域 語言科技並重 香港恒生大學(恒大)商務翻譯(榮譽)學士學位課程以翻譯為主,商業研究為輔,並緊貼市場趨勢,加入大數據和AI元素,讓學生應付日益增加的語言服務需求。 恒大備有頂尖的翻譯訓練設施 課程由翻譯、語言、商業及通識教育四大範疇組成,內容包括財經、法律、影視及旅遊等翻譯,同時重視培訓口譯人才。有見科技應用日漸普及,學院亦開辦有關電腦輔助翻譯的科目,涵蓋網絡媒體及網頁、遊戲本地化等。 實習與交流機會多 課程着重學術理論與實踐,學生除了到不同機構實習,亦可到英國倫敦西敏寺大學及北京外國語大學交流。學院亦曾邀請知名漢學家與文學翻譯家閔福德教授蒞臨演講,擴闊學生視野。 恒大提供廣泛的實習及海外交流機會 教學設施先進完備 恒大提供頂尖的教學設施,讓課堂與職場接軌。當中馮堯敬堂設有尖端的即時傳譯設備;剛翻新的翻譯科技工作室配備31台iMac電腦,提供最專業翻譯和語言服務工具,助同學訓練之用。 著名文學翻譯家閔福德教授於恒大舉辦「文化與翻譯」講座系列 就業及進修出路廣 恒大翻譯學院畢業生就業率理想,除從事專業翻譯外,也可涉足金融、法律及貿易,或投身政府部門、行政管理等工作;也有不少畢業生選擇繼續進修,攻讀法律、企業傳訊、語言學等碩士學位課程。 ============================= 香港恒生大學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 電話:39635205 網址:https://stfl.hsu.edu.hk 報章連結:https://bit.ly/3eAPs7C…
翻譯及外語學院線上工作坊系列 —— 遊戲本地化和數碼娛樂2021 Date Topic 2021年6月7日(星期一) 工作坊(一) 遊戲本地化:翻譯研究和行業發展新貌 2021年6月29日(星期二) 工作坊(二) 遊戲本地化中的文化問題 2021年8月2日(星期一) 工作坊(三) 從遊戲產業到遊戲化科技教育:我的創業歷程 翻譯及外語學院線上工作坊系列——遊戲本地化和數碼娛樂2021 工作坊(三) 從遊戲產業到遊戲化科技教育:我的創業歷程 講者將會和大家分享他個人如何作為第一批走進中國大陸從事網絡遊戲的專才,蛻變後回歸香港特區,並從零打造了一個科技教育企業的創業歷程。講者在創業過程中見證了中國遊戲行業快速發展,發掘了香港在年輕人科技教育的發展勢頭。 日期:2021年8月2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3時30分至4時30分 講者:禤文浩先生 – KodingKingdom (HK) Limited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主持人:蕭世友博士 –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助理教授 語言:廣東話 形式:網上視訊會議(Zoom, Facebook live) 如有查詢,請電郵至 stfl@hsu.edu.hk 或致電 3963 5464 聯絡我們。 講者簡介 禤文浩先生是香港互動媒體的專家,先後獲得香港大學工程學學士學位、曼切斯特城市大學法律學士學位和牛津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他於多間遊戲及媒體公司任職逾10年,亦曾任內地上市網絡遊戲公司中國區CEO,擁有豐富的營運與管理經驗。2008 及2009 年分別獲選為中國遊戲十大新銳CEO 及中國信息產業年度經濟風雲人物。2013 年創辦Koding Kingdom (HK) Limited及香港創意程式推廣協會 (Let’s Code),發掘本地學生科技潛能,致力於本港推廣編程教育。 …
本文刊登於《星島日報》2021年7月13日 [教育資訊] 恒大翻譯及外語學院 翻譯商業科技並重 培育新世代Smart Translator 香港作為全球著名金融中心,具備良好語言能力能大大提升職場上的競爭優勢。香港恒生大學(恒大)翻譯及外語學院的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設計具前瞻性,以翻譯為主,商業研究為輔,並加入科技元素,讓學生掌握最新行業趨勢,為事業發展奠下良好基礎。 翻譯課程與時並進 注入科技元素 院長方梓勳教授及副院長陳嘉恩博士表示,恒大商務翻譯課程除了有傳統大學教授的文學翻譯、語言學等理論,亦同時著重應用層面,包括法律、財經、傳媒、文化產業、旅遊等。學院更開辦多元化學科,緊貼行業發展趨勢,如社群媒體、手機程式應用翻譯、遊戲本地化;同時,如課程糅合商業元素,教導學生管理翻譯公司及項目。陳博士說冀透過此培養學生成為具備「智能智慧」、「文化智慧」及「科技智慧」特質的「智慧譯者」。 注重實踐 提升翻譯能力 學院與業界緊密聯繫,推薦學生到不同企業及機構實習,累積寶貴的實戰經驗;又設立商務翻譯中心,為學生接洽外判筆譯、口譯等翻譯工作。方教授表示,學院會安排每位學生前赴英國倫敦西敏寺大學或北京外國語大學交流,「海外交流可以擴闊視野和了解不同文化和習俗,有助學生準確將文化意境一同翻譯。」 具備雙語能力 出路更廣 方教授強調,了解多一種文化及語言,對翻譯大有裨益,因此翻譯學院學生除了中、英文外,必須修讀至少一科「第二外語」,包括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和近年加入的印尼文及越南文。他說,商務翻譯課程適合對語言文化有興趣,好奇心強的學生。 馮堯敬堂會議廳是恒大商務翻譯課程的重點培訓基地,設有六個即時傳譯室,符合聯合國六種即時傳譯語言的規格。 Calvin指恒大商務翻譯課程既提升其雙語能力,又令他學習各個範疇的翻譯工作。 掌握翻譯科技 領先巿場步伐 恒大翻譯及外語學院畢業生陳卓賢(Calvin)表示,揀選這裡的原因是恒大課程開辦短短數年間,已經有非常好的口碑,師資、設備和資源都是一流,「加上其他大學的翻譯課程以文學為主,恒大翻譯課程則較實務,促使我選擇報讀。」 Calvin曾在一間市場推廣公司工作,協助翻譯電子支付app,「恒大科技翻譯的課堂讓我學懂如何翻譯電子支付專用字詞,更能應付要配合程式界面的限制。」 海外交流擴闊文化視野 Calvin在四年恒大生活曾三次往外地交流考察,其中一次是到北京外國語大學接受為期六星期密集而專業的傳譯訓練。「地獄式特訓」讓他認清了未來以「筆譯」作為事業路向。Calvin剛完成翻譯碩士課程,未來計劃從事法定語文主任這類工作,盡展所學。 Calvin曾到泰國曼谷參與「第二屆未來領袖和平峰會」。 Calvin到韓國中央大學研習韓語時廣交朋友。 注重商業元素 提升實戰能力 Red Edge Communications負責人葉衛國(William)指出,有別於傳統大學,恒大翻譯課程較着重商業元素,學生有機會了解及體驗翻譯在商業上的應用。William亦在恒大授課,他會向非牟利機構接洽義務翻譯工作,讓學生翻譯文本之餘,同時體驗項目管理,使學生更具商業概念。 William指,近年財經界對翻譯需求甚為殷切,上市個案增加亦令財經翻譯公司不斷增聘人手,而具備翻譯與商務知識於一身的恒大畢業生正正為合適人選。 William建議有志投身翻譯行業者要打好語文基礎,宜多鑽研多項專業知識,例如電動汽車業、航空業等,對不同類型的翻譯工作大有幫助。他強調,興趣十分重要,要樂在其中,才能從翻譯中得到滿足。 葉先生表示恒大翻譯及外語學院的學生實務性非常強,能夠在畢業後立即適應到工作和面對壓力,是業界渴求的專業人員。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 商務翻譯(榮譽)學士 7月21日DSE放榜日 9am – 4pm 親臨恒大校園報名▴ 即場考核及取錄 ▴收生安排以恒大網頁最新公布為準 3963 5555 ugadmission@hsu.edu.hk 香港新界沙田小瀝源行善里 www.hsu.edu.hk 報章連結:https://bit.ly/2UMEOUo…
(in English only) 5 July 2021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The Standard on 5 July 2021.) Th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s at Hang Seng University, considered the premier translation school in the region, offers a one-of-a-kind Bachelor of Translation with Business (Honours) Programme (BTB). I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rigorous, interesting and…
翻譯及外語學院線上工作坊系列——遊戲本地化中的文化問題 「翻譯及外語學院線上工作坊系列:遊戲本地化和數碼娛樂2021」第二個工作坊於2021年6月29日舉行,題目是「遊戲本地化中的文化問題」。工作坊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講師Dr Carme Mangiron主講,由本院助理教授蕭世友博士主持。 Dr Mangiron首先向大家介紹全球電子遊戲市場的發展,指出亞太地區(包括中國及日本)已成為遊戲開發商拓展業務的重點市場。她說明了GILT過程的重要性(GILT指:全球化 (Globalis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sation)、本地化(Localisation)以及翻譯(Translation)),這有助遊戲業界接觸到更多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玩家。 Dr Mangiron還談到一些關鍵因素:文化調整、創譯、全球本地化、共同創造、雙重本地化。她舉例說明遊戲中的語言文化設定可使遊戲賣得更好,也可窒礙銷售。最後,Dr Mangiron強調需要考慮目標文化的特點而調整遊戲。 Facebook: Instagram: https://www.facebook.com/HSUTranslation/posts/1463237494019918 https://www.instagram.com/p/CRA_vQuJL8L/ Dr Mangiron 以上圖為遊戲本地化的例子,指出遊戲可能會稍為修改,以確保能獲不同文化的玩家接受。 Dr Mangiron分享了一個語言變異的例子。…
文匯報 2021年7月5日 【恒大譯站】網上數據庫 免費練傳譯 現今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和延展實境等等,無一不在顛覆我們的認知,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影響,傳譯訓練亦如是。 傳譯和技術的關係其實由來已久,機器輔助傳譯訓練(CAIT: Computer Assisted Interpreter Training)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在過去數十年的時間內,傳譯研究者以及培訓者一直在探索和開發可以用於傳譯訓練的數據庫,從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學創建的IRIS數據庫,到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的Marius數據庫,到Melissi Multimedia Ltd.研發的專門用於傳譯訓練的工具Black Box。傳譯訓練資源的形式不斷豐富,傳譯訓練工具的功能亦不斷加強。 除了上述數據庫或者工具,亦有不少免費的網絡資源可供進行傳譯訓練,比如European Commission歐盟委員會的網站提供了一些傳譯訓練工具,其中的Speech Repository便是非常有用的免費的訓練資源之一(https://webgate.ec.europa.eu/sr/)。Speech Repository是Directorate-General for Interpretation 傳譯總司所開發的視聽訓練資源,收錄了超過4,000篇演講。涵蓋了歐盟24種官方語言,還包括了俄語、阿拉伯語、普通話和廣東話。 這個演講辭的數據庫可按照語種、學習水平、工作模式(交替傳譯或同聲傳譯)、主題、類別、關鍵詞、講辭編號進行搜索。這些演講包括歐盟委員會的一些會議錄音、記者招待會、議會辯論、訪談以及歐盟傳譯員和大學訓練專家提供的針對傳譯訓練的發言。 SCICtrain則有一系列的視頻組成,分為九個單元,由SCICtrian項目介紹開始,到傳譯的基本概念、技巧、職業準則、同傳、交傳、水平認證測試、模擬會議等等。這些視頻短小精悍,勾勒出了傳譯訓練的概貌。 歐盟委員會的網站還提供了專門進行傳譯實踐的資源,比如ORCIT: Online Resources for Conference Interpreter Training(https://orcit.eu)。ORCIT主要幫助大家練習傳譯技巧,並且涵蓋了會議口譯訓練的各方面,包括聽力、公眾演講、交傳、同傳、演講技巧以及一些額外的資源。 此外,還有一些公開的詞彙庫,可供進行傳譯訓練,比如香港大學開發的中英雙語時事詞彙數據庫 (https://www.interpreting.hku.hk/glossary/),收錄詞條涉及了眾多領域,包括金融、文化、環境、法律、公共衞生等等,對傳譯員準備相關領域的詞彙表以及了解該領域非常之有用。 CCHI Mini-Glossaries (Certification Commission for Healthcare Interpreters)則是一個小型的醫學詞彙庫,有不同的語種,包括英語、阿拉伯語、漢語(普通話)、葡萄牙語、俄語、塞爾威亞語和西班牙語(https://cchicertification.org/cchi-mini-glossaries/),對於準備醫療口譯大有裨益。相信這些免費的傳譯訓練資源在日後會越來越豐富。 王紅華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學院助理教授 …
文匯報 2021年6月21日 【恒大譯站】用詞「有」問題 近幾十年來,中文有個字遭受嚴重歧視,也因此而衍生出不少用詞問題。這個字就是「有」。不知道是否因為「有」太平凡,讓人看不起,於是有人花盡心思,搞些新花樣,結果大行其道,令「有」越來越少人使用。 第一個要留意的新花樣是「存在」。別誤會,筆者的意思不是「存在」是新詞,而是指這個詞用來代替「有」時的用法。這個詞本來是不及物動詞,例如「很多行業已遭時代淘汰,不復存在了」,後面不會再帶名詞。不知道從哪時開始,大家喜歡用「存在」來代替「有」,例如「這個說法存在政治目的」;這種用法已到了積非成是的地步,但還是「有」用起來自然得多。(有人甚至會連用「有」和「存在」,例如「本市的交通有很多問題存在」。「存在」純屬冗詞,更引致語意重複。)順理成章,「不存在修改的空間」也最好改為「沒有修改的餘地」。 另一個要小心的是「有所」。可能有人覺得白話文應該盡量用雙音節詞,又以為可以用「有所」來代替「有」,於是「有所」便儼然成了「有」的高級版。殊不知「有所」須後接及物動詞,用法與「有」完全不同。例如,「得益」是不及物動詞,只能說「有得益」,卻有人錯說「有所得益」(「有所得」倒可以)。又例如,「進展」是名詞或不及物動詞,所以「有所進展」是錯的,應該說「有進展」。最奇怪的是在「有所」後面用形容詞,例如「甲和乙有所不同」,這句應該刪去「有所」,連「有」字也用不上。 談到為「有」加字以變成雙音節詞,最常見的是在前面加一個單音節動詞。例如,「著有很多作品」、「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刻有花紋」、「長有許多暗瘡」,甚至有人說「養有一條狗」!其實,在所有這些例子裡,單用「有」已經足夠,又或改為單音節動詞後接「了」。兩種改法都平實得多。 「有着」是另一個硬湊出來的雙音節詞,始作俑者好像是五四時期的作家。「有」本來就是一種會持續的狀態,後加「着」這個表示狀態持續的字絕對多餘,既冗贅又重複。偏生有很多人把五四時期的散文奉為圭臬,把「有着」視為「有」的文雅版,一直流毒至今。 「有」用起來平實自然,筆者大力主張可用則用,無須覺得不夠體面甚至見不得人。 池威霖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講師…
Programme Information Talk 2021: Bachelor of Translation with Business Date: 19 July 2021 (Monday) Time: 3:00 p.m. (Hong Kong Time) Delivery mode: Online via Zoom Registration: Please click here (Meeting link will be sent to successful registrants one day before the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