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因時轉變 菩薩跟着改名
文匯報 2020年9月21日
【恒大譯站】讀音因時轉變 菩薩跟着改名
漢譯佛典名相甚多,單是大乘菩薩名號,自漢晉佛教初傳時期,經已出現不同翻譯,後來部分譯名為譯師和信眾經常採用,漸成定式。本文以三位菩薩的名號為例,點出古代中國佛教文本異譯情況。
先談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觀世音菩薩以善巧方便的教法,救度十方眾生,漢地家喻戶曉。按現存經本,「Avalokiteśvara」是觀世音菩薩其中一種常見梵號,正譯「觀自在」,但隋唐以前的漢譯並不統一,或翻為「闚音」,見於東漢安玄譯《法鏡經》、三國東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及《佛說無量門微密持經》等;或翻為「光世音」,見於東漢安世高譯《佛說自誓三昧經》及西晉竺法護譯經;或翻為「觀世自在」,見於北魏菩提留支所出經本。此外,部分譯者採用音譯,翻為「廅樓亘」,早見於東漢支婁迦讖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接着以文殊菩薩為例。文殊菩薩以利益群生為己任,倒駕慈航,是另一位廣為人知的大乘菩薩。文殊菩薩的常見梵文名號有「Mañjuśrī」、「Mañjuśrīkumārabhūta」等,其漢文名號異譯甚多,如安玄《法鏡經》譯為「敬首」,西晉聶道真《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翻作「文殊師利法王子」,竺法護《持心梵天所問經》譯為「普首」、「普首童真」,南朝翔公則採「濡首」、「濡首童真」的譯名。另有不同音譯,如「滿殊尸利」、「曼殊室利」等等。
最後的例子是彌勒菩薩。彌勒信仰流行於古代中土,本為南天竺婆羅門種,為一生補處的菩薩,未來證覺成佛,下生人間,護持眾生。彌勒菩薩的其中一種常見梵號為「Maitreya」,漢晉早期佛典翻作「慈氏」,支謙嘗立「慈氏闓士」的譯名,是為「彌勒菩薩」的早期漢譯,見於《大明度經》。又有種種音譯傳世,如「每怛哩」、「迷諦隸」、「梅怛麗」、「梅呾麗耶」、「梅怛麗藥」云云。
從以上例子可見,古代漢譯佛典中的菩薩名號不一,特別是佛教初傳時期,異譯眾多,有關現象是值得深究的翻譯史論題。若論箇中成因,大概是早期譯經規範未成,同時譯師對名相翻譯各有想法,加上菩薩名號或多於一種,遂致同名異譯。另關於菩薩名號音譯存異的情況,背後原因是經本原文不一定是梵語,部分早期經文以犍陀羅語等西域語言傳誦書寫,譯者所據原文不同,異文異音,翻譯自然不會劃一。再者,即便由梵轉華,同一種語言文字的讀音常因時、地轉變,如宋僧贊寧所謂「書語不同」、「言音漸異」,由是衍生多種譯語。日後可循此繼續探索,比對眾經,編訂一部名為「漢文佛教名相異譯大辭典」的工具書,進而製成電子資料庫,有助推動佛經翻譯現象研究。
蕭世友 助理教授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