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 多管齊下 做好「交傳」

    文匯報 2019年6月21日

    多管齊下 做好「交傳」

    交替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又稱為交傳、逐步口譯、或者接續傳譯等,是一種常見的傳譯工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傳譯員等講話人用源語講完一部分或全部內容後,將這些信息,以口頭的形式譯入目的語。

    交替傳譯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巴黎和會。現在交傳主要使用場合包括會議、新聞發佈會、商務談判以及外事活動等。比如聯合國口譯處工作人員除進行同聲傳譯之外,還會為某些會議提供交替傳譯服務,包括聯合國秘書長與各國國家領導人的會晤、一些有關政治或者經濟局勢的磋商等。

    如果想要成功完成交替傳譯工作,可從以下數個方面入手:

    準備要充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口譯工作亦是如此。在接到任何一個口譯工作之後,就要着手進行準備。詞彙和術語是必須準備的一個項目。如果詞彙和術語不熟悉,就會影響對於原文的理解,造成誤譯、錯譯、漏譯,有可能導致商業、政治乃至外交活動的失敗。因此,在知悉議題之後,必須準備相關的詞彙表和術語表。

    此外,準備活動還包括熟悉講者。如果確定知道活動的演講者,可以搜索其過去所做的相關演講。這有兩個好處:一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講者的語音、語調,減少聽力上的障礙;二可以增加我們對話題的熟悉度,有助正確理解。有一些活動可能是年度活動,比如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度會議,因此,對舊年話題有所了解有助於我們熟悉相關話題,口譯工作亦會相對輕鬆,準確度也會提高。

    聽以「意」為先:聽力作為口譯的第一環節,至關重要。在聽力過程中,我們要學會active listening,而不是passive listening。

    聽原文時,要脫離語言外殼(deverbalization),把重點放在意思(senses)的理解,而不是原文的隻言片語。很多初學者的問題都在聽力階段,他們往往只抓聽到一些單詞或者詞組,並沒有理解原文。這樣在轉換為譯入語的時候,往往會出現undertranslation或者overtranslation的問題。因此,聽力訓練必不可少。

    筆記為助力:正確地記筆記也是譯員必須掌握的一大技巧。一般來說,我們不可能將所有信息都正確地存儲在記憶之中,筆記可以起助力的作用,幫助我們將信息正確地傳遞到譯入語。

    記筆記有幾大誤區。一是以為筆記愈多愈好。其實不然,筆記只是輔助作用,不能替代記憶。初學者往往易於寫下所有聽到內容,結果適得其反,影響了源語的理解。第二誤區是以為筆記越完整越好。而事實恰恰相反。

    我們要盡可能使用縮寫、線條、箭頭以及符號等,以節省時間,更好將精力分配於聽和理解之上。

    當然除以上三點之外,我們還要注意聽、記、譯之間的協調。強化練習、關注時事、拓寬知識,這樣才能邁向專業傳譯員之路。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學院助理教授 王紅華博士

     

    HSUTranslati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