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 從《流浪地球》看即時傳譯

    文匯報 2019年2月25日

    從《流浪地球》看即時傳譯

    春節檔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席捲票房榜,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該影片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人類面對地球即將被太陽吞沒,制定了「流浪地球」計劃,在到達新家園前,地球與木星遭遇的故事。面對災難,人類團結起來,成立了聯合政府,集全球之力,應對危機。

    除了眾多的科學概念、新興科技,《流浪地球》中亦出現了同聲傳譯的元素。在劉慈欣的科幻世界中,空間站集合了全球的精英,大家需要溝通、交流,於是同傳耳機悄無聲息地映入觀眾眼簾。第一幕出現於吳京飾演的劉培強與俄羅斯的馬卡洛夫中校對話。在電影中,兩人熟練地戴上同傳耳機,按下按鈕,便自如地在中文和俄羅斯語間進行交流了。後面亦有同傳耳機在其他語言中的應用鏡頭。

    現實世界積極研發同傳設備

    在虛擬的未來世界中,同傳耳機便捷、迅速、方便,可以有效地幫助語言不通的各方交流。片中未出現同聲傳譯員的身影,那在現實世界中,同傳設備的研發已經達到什麼樣的階段了呢?

    隨着科技進步,很多公司都有在進行同聲傳譯設備的研發。如成立於2013年的澳洲語言翻譯科技公司Lingmo在2017年便推出了Translate One2One耳機。其後,該公司推出了Time2Translate智能手錶,取代了Translate One2One。

    Time2Translate利用IBM Wats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可以實現包括中文、阿拉伯語、挪威語、英語、法語、德語、韓語、日語、意大利語等27種語言的轉換。

    去年科大訊飛亦與咪咕聯合推出人工智能莫斯比耳機,該耳機具有同聲傳譯模式,支持英語、法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俄羅斯語與中文的互譯。

    同聲傳譯員不會被取代

    那未來,同傳何去何從呢?筆者認為各類型的同傳設備會不斷進步,會涵蓋更多的語言、處理更長段落的話語、準確度亦會提高,可以給人們各方面的生活,如工作、旅遊等帶來更大的便利。不過,另一方面,同聲傳譯員的工作並不會被取代。隨着各國交流、合作的密切或者磋商、談判的需要,同聲傳譯員仍需承擔大部分的傳譯工作,而傳譯員可以利用新興科技,準備和完成同傳工作,從而提高效率。

     

    王紅華博士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學院助理教授

    HSUTranslati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