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 中國特使懟美媒:不如你用中文問

    文匯報  2021年11月23日

     【恒大譯站】中國特使懟美媒:不如你用中文問

     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26)剛剛結束,各國達成協議,簽訂了《格拉斯哥氣候公約》,為遏止全球暖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會議進行期間發生了一段小插曲。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11月6日參加了一場國際記者會,他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美聯社記者突然打斷他的發言,問他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問題。

    換上經驗較淺的官員,也許會立時不知所措,但解振華可不是省油的燈。他不慌不忙地回應說:「不如你用中文提問」,立時秒殺美聯社記者,現場更傳出笑聲。原來高級政府官員在國際會議上均以母語發言,再交由傳譯員翻譯成外語,不僅僅是語言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專業的傳譯員可以確保與會各方溝通無間,更有助本國代表團成員昂步仰首,屹立於國際舞台上。筆者相信這位美聯社記者今次肯定上了寶貴的一課。

    那麼會議傳譯(conference interpreting)這個專業究竟在何時出現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法語是通用的外交語言,歐洲國家進行政治談判,各國代表都可以說法語,根本不需要傳譯員。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勝國於1919年舉行巴黎和會,情況便開始改變。當時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贊成以英語作為巴黎和會的第二種官方語言,第一代會議傳譯員便應運而生。

    在巴黎和會結束後成立的國際組織,包括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常設國際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和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均同時採用英語和法語作為官方語。聯合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立,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語便是聯合國的官方語言,其後更先後成為工作語言。各國與會代表在聯合國大會和安全理事會發言時,只要他們使用的是這六種語言的其中之一,聯合國便會提供即時傳譯服務。

    這裏順帶一提,上文提到的記者會原定要進行45分鐘,到回答完最後一條問題時,已經花了超過兩小時。也許大家會問:如果所有與會者都使用英語的話,那就不用傳譯,會議時間可能會減半,豈不更有效率?各位不可不知,即便與會者能說英語,也不代表他們精通英語,在這麼重要的國際場合,我們還是需要專業的傳譯員提供精準的翻譯,更何況政府官員在國際會議上使用母語,關乎國家體面。這也是一種「話語權」:選擇用哪一種語言說話的權利。我只不過是個普通的中國人,也許英語說得比你好,可不代表我要為了遷就你而說英語。

    • 張敬文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翻譯及外語學院講師

    HSUTranslati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