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 創新香港的大學教育

    星島日報 2016年10月17日

    創新香港的大學教育

    在這個最沒有創意的事情就是叫人發揮創意的年代,大學究竟有沒有向創意出發?香港的大學與其爭世界排名,不如想想怎樣可以更加創新,為香港開新路。

    首先,以今日的科技,通過手機已經可以收看五花八門的影片,甚麼都可以從互聯網世界學得到,不用上學,自主學習,遲早是常態,著名大學如麻省理工、耶鲁、哈佛早已推動網上學習,内地的交通大學更推出網上公開課程,再舉行認證考試給予學分,學生可以提早畢業。香港的大學可以做的很多,卻沒有發展出一個格局來,今天一般大學生的學習模式,跟我輩三十年前沒有多大分別,除了黑板改為投影機外,遠遠落後於科技發展,不知何時才有更像樣的虛擬班房、綫上學習。

    大學價值觀單一 扼殺人才

    其次,由於大學是課程本位,課程為了把自己發揚光大,彰顯其學術地位及貢獻,容易小題大作,甚麼都要獨立開科,結果是甚麼學科也要修讀最少四年才可畢業,學生被捆綁於套餐式課程中,這是非常不合理的。至於大學裏所謂學術定義同樣狹隘,普遍是人文學科的地位較低, 音樂、舞蹈等體藝學科靠邊站,廚兿等更不是學術,只是興趣小組和粗活,大大影響整個社會生活質素的人,社會卻給予低等的報酬,以前說腦體倒掛,今天是另一個極端。大學過於重視學歷,沒有博士學位便給看扁,同樣將一些有識有能之士拒於大學門外,學生難以獲益。由於大學的價值觀單一,扼殺了多少天賦人才,社會變得更加貧乏。

    再者,大學太依賴公開標準考試取錄學生,沒有給不同年齡、背景人開放更多更廣的入學途徑,也鮮有給不同學科制訂不同的入學評核方法,以選拔更合適的學生,同樣是浪費了人才和時間。

    大學和社會固然互相影響,例如學歷膨脹,很多根本毋須具備大學學位才勝任的工作,要大學畢業生才可申請,浪費了資源,種種問題,需要大學和社會各界一同整理。主理大學教育者,請發揮創意,帶頭改革大學,改革社會。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助理教授李劍雄博士

     

    HSUTranslati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