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語言憑誰定錯對

語言憑誰定錯對

文匯報 2018年7月11日

語言憑誰定錯對

上次談到,語言是約定俗成的規律。約定俗成這四個字本身含義甚明,卻容易引起誤解,甚至給學生拿來做擋箭牌,為自己的語誤辯護。因此,本文就從約定俗成談起。

約定俗成分為「約定」、「俗成」兩部分。「約定」是語言社群大多數成員的約定,「俗成」指的是這種約定是隨意的,本身沒有絕對的道理可言(但有些現象似乎大多數語言都有,所以不一定全無道理)。

有些學生只記住「俗成」的部分,便如獲至寶,以為憑此即可證明自己無論怎樣說、怎樣寫都不能算錯,簡直立於不敗之地。這些人不明白或者忘了(又或希望老師不明白或者忘了)兩件事。

約定俗成有其道理

第一,「俗成」的「約定」只是本來隨意,但在「約定」時已經固定,不再隨意,不然便無規律可言;別只看「俗」,漏看「成」。第二, 不能丟開「約定」,大多數人怎樣說就怎樣算對,例如不能因為「蘋果」這個叫法不是絕對真理,就隨意把它改為「香蕉」,只要是在「中文」這個語言的社群裡與人溝通,就不能⽤「香蕉」來代替「蘋果」。

關於上文「大多數人怎樣說就怎樣算對」這點,有必要補充一下。

語言是會改變的,某個說法(或用法,下略)本來不合乎習慣,但使用的人越來越多,到了大多數人都這樣用的地步,就會由錯變對,也就是積非成是了。

積非成是在語言學裡沒有貶義,純粹是從約定俗成而來的客觀現象。要注意的是,新說法是否已取代了原有說法。如果沒有,那麼兩種說法都對;如果有,那麼新說法對,舊說法錯(有時舊說法會在某個小社群裡保留下來,例如廣東話裡的古漢語成分;有時兩種說法會分道揚鑣,各有自己的意思,例如「每下愈況」和「每況愈下」)。

至於怎樣算「取代了」,做判斷時要小心。我認為,除非只剩下極少數「死硬派」使用舊說法,否則不能說原有說法已經過時,因為這牽涉到「好壞」的問題。

「對」不等於「好」

語法書和詞典大多只談對錯,不涉好壞,而⼀般人的母語語感不但未必可靠(可能錯了多年卻無人指正),而且不辨好壞(天天吃飯,不會就自動化身為「食家」)。好壞是修辭範疇,只有鑽研語言的專家才有資格談論(某人是否專家,在於其人平日有否留意、思考語言運用的問題)。

我談過的語病很多極為常見,已經不能算錯,其之為病在於壞,例如濫用、難明、褒貶不分、邏輯不通,甚至丟棄本身語言的精華而取外語的糟粕(例如喜用抽象名詞代替動詞)。

使用新說法的人如果只因為自己的語言習慣得勢就排斥原有說法,完全無視判別好壞的道理,那麼「劣幣驅逐良幣」的語言現象只會越演越烈,最後人人都拙於表達,用自家文字說外國語言而不自知。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講師 池威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