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佛典浩繁語系多 建譯者庫助考究

佛典浩繁語系多 建譯者庫助考究

文匯報 2018年5月30日

佛典浩繁語系多 建譯者庫助考究

21世紀的佛經譯史資料庫應該如何建構,才能進一步協助研究人員探討古代佛教經藏的翻譯活動呢?

筆者將略述「中國古代佛經譯者資料庫」的架設框架,說明現今電子工具的開發要點。

該資料庫屬於筆者其中一個研究項目,目標是透過結合「資料視像化」(data visualization)、「知識庫」(knowledge base)及「佛經翻譯」多個研究範疇,開拓名為「佛經翻譯信息學」(Sūtra Translation Informatics)或「電腦輔助佛經翻譯研究」(Computer-aided Research on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的學術領域。佛經譯者資料庫有兩大基本功能:

佛經翻譯始於東漢

其一,以多元化方式分析及展示歷代佛典譯師的重要史料。資料庫按照佛教經錄的記載,整理由東漢(25年至220年)至明(1368年至1644年)清(1644年至1912年)時代,各大翻譯組織的資料,再以「力導向圖」(force-directed graph)說明譯事參與者的相互聯繫,包括:譯主、助譯者、贊助人、官員助手、流通者等等。

此外,資料庫中會標明譯者的籍貫、學佛、弘法、譯經地點的地理信息,他們曾經駐留何都何寺,一一標在電子地圖,並以時間線形式,按照時序,列出譯史要點,及相關史籍原文。

建構人物關係圖

按時、地、人、事四大方面重新呈現佛經翻譯史脈絡,研究者可以透過人物關係網絡圖譜、立體地圖及時間軸,深入考究各代譯人的互動情況、譯經組織流變、歷史成因等問題,從中發現前人忽略的譯經史況。

其二,具備語料庫功能,提供可靠的佛典原文及譯文。除了考究翻譯活動的模式,佛經翻譯的另一關鍵研究課題,乃是重構譯者的翻譯策略。

古代中國譯者大多是「譯而不述」,未有親自解釋翻經過程中用及的種種翻譯方法,今人只好逐句比對現存經本原文及中文譯文,分析翻譯過程,兼覽所得史料,然後歸納譯法。

因此,為了方便研究者開展翻譯策略的探究,資料庫會提供佛典的梵、漢文本,分段對齊,附設全文搜尋功能及關鍵詞注釋,學習古典哲學、佛教梵文、古代漢語等非翻譯學系師生亦可多加利用,透過文本資料共同訂立感興趣的研究課題,有利跨人文學科的互動交流。

資料庫將來計劃兼及藏文、西夏文、蒙古文、滿文等多語種經本,以助探索兩宋(960-1279)至盛清(1662-1795)時期的譯經技巧及準則。

以上是「中國古代佛經譯者資料庫」的基礎架設框架,開發要點是以多元互動形式呈現歷史材料、運用電腦協助分析文獻和提供信實可靠的電子佛經原典及譯文,令當代佛經翻譯研究與「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的發展方向加以融合,希望探究成果更見豐碩。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講師 蕭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