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表情符號表錯情?

表情符號表錯情?

文匯報 2015年12月16日

表情符號表錯情?

英國牛津辭典2015年的「年度辭彚」是個表情符號—鮮黃色的圓臉,垂著彎彎的眉和眼,咧著白牙,兩頰滾着豆大的淚珠。有人形容這個小傢伙「笑哭了」,它源於日本,稱為「繪文字」大軍的一員,美國蘋果電腦借用於手機傳訊,旋即風魔全球。

牛津辭典主席格拉思沃爾不諱言:「單憑英語已經不足以應付21世紀的電子傳訊,這是重大的轉變!」有說繪文字比傳統文字簡單和直接,人類以後大概毋須翻譯,甚至即將取代各種文字成為全球共通的語言。

符號意思隨情況變

表情符號既為符號,意義卻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的理論,任何符號(symbol)皆是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互為表裏的結合,意符是符號外在的呈現形式,意指就是符號代表的含意和信息。意符與意指的關係多元又多變,同一意符在不同脈胳不一定對應同一意思。

比方說,駱駝符號當然代表這種沙漠動物,在男女社交圈子就別有心事;說完「我愛你」,隨附一張嘴角上翹、眼睛下彎的月兒臉,那是春風得意還是不懷好意?表情符號跟文字一樣,既有表面意思(denotation),也有延伸意思(connotation)。每個符號本身是故事,故事裡永遠另有故事。

也有人把表情符號媲美古埃及和馬雅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教人望圖生義,卻欠缺文法和彈性,不能表達抽象的思想和深邃的感情,無法發展出豐富多姿的文學和哲學。古希臘人後發先至,師法腓尼基人的非圖形字母;荷馬最終寫成《伊里亞德》和《奧德賽》,如葉脈貫穿整棵西方文明的大樹。

表情符號可愛,但李白和莎士比亞也樂用的文字符號,更教我著迷。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副教授陳嘉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