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語言背景有異 手勢玩死主持

語言背景有異 手勢玩死主持

文匯報 2018年9月5日

語言背景有異 手勢玩死主持

美國有個名為《Little Big Shots》的電視節目,香港有電視台譯作《小天才大舞台》,會請小孩子到台上表演自己的特長,還會跟主持人Harvey互動一下。第二季第四集,節目請來來自印度的Jacob和Jonathan表演,兩個小男孩,一個彈琴,一個打鼓,相當精彩。表演前的訪問,也引得台下觀眾笑聲陣陣,其中一段對話更因雙方的語言背景差異,加上主持人Harvey的誇張反應和表情,引得哄堂大笑。

這段對話節錄如下:

Harvey: You like eggs?
Jonathan: (拇指向下)
Harvey: Oh you don’t like eggs.
Jonathan: (拇指向上)
Harvey: You like the eggs upside down?
Jonathan: (拇指向下)
Harvey: You don’t like eggs?
Jonathan: (拇指向上) I don’t like (拇指向下) eggs. (拇指向上)
Harvey: You’re making my head hurt.

美國主持人Harvey對Jonathan用手勢表達的意思,顯得有點一頭霧水,但一般以中文為母語的香港人卻會理解到當中的邏輯。這跟我們小學時學到的一個中英語言差異有關,就是中英答話系統之別。

英法答話系統與中日有別

英文、法文等語言的答話系統中,句首表達肯定或否定的助詞(polarity particle,即yes/no)跟主句中答案的正反方向是一致的(polarity-based),至於中文、日文等語言的答話中,先答「對」或「不對」的選擇是直接基於問題中所陳述的命題(truth-based)。

這個差別雖然基本,但不少人沒有留意甚或忘記了,回應英語帶否定意義的問題時,組合出有違英語用法常規的答法。例如:

甲:You don’t like the pasta?
乙:Yes, I don’t like it.(英語法規應答:No,Idon’t like it.)

一個文本或話語要能達到溝通目的,要考慮的因素其實很多。學者De Beaugrande和Dressler便提出了一套理論,說明一個能傳意(communicative)的文本要在七個範疇做得妥當:

意圖(Intentionality):能滿足作者或講者的交際意圖
可接受(Acceptability):內容要與受眾相關
信息(Informativity):信息量適中
情景(Situationality)­­:能配合有關的社會、文化、時間、地點等語境因素
互文(Intertextuality):考慮到與其他文本之間的關係
銜接(Cohesion):文本中的語言成分連接得當
連貫(Coherence):文本中在意義上的推進合理、一致

翻譯很多時候也是個交際過程,也需要考慮上述的因素。初學者一般只顧忠實於原文,而忽略了譯文作為交際過程中的媒介應該擔當的功能。譯者應該養成一個習慣:複檢譯文時,除了檢視與原文之間的對應程度,也應該確保譯文符合以上原則。

人工智能近年屢有突破,機器翻譯也因而長足發展,有助提升翻譯效率,也引起了一些有關翻譯本質的討論。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翻譯是個單純的符號轉換過程,還是個動態的交際活動?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講師 梁峻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