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menu
晚清譯著《儒門醫學》 普及西方醫學知識

晚清譯著《儒門醫學》 普及西方醫學知識

文匯報 2018年5月16日

晚清譯著《儒門醫學》 普及西方醫學知識

普及醫學知識對於推廣公共衛生而言十分重要。洋務運動時期,從事西學翻譯的專家也注意到這一點。他們除了翻譯專門醫學書籍外,也旁及對象為一般文人的科學書籍,《儒門醫學》便為一例。

19世紀首有西洋醫學譯本

《儒門醫學》原文為A Medical Handbook,英國醫生海德蘭(F. W. Headland,1830-1875)著。此書由傅蘭雅(John Fryer,1839-1928)口譯,趙元益(1840-1902)筆述。

前者為英國傳教士,後者則精通醫術,二人均曾在設於上海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翻譯館工作,譯本約於1870年代出版。

正如原序之漢譯所言,此書雖然對於「人身臟腑之脈絡,病情之傳變,未及備載」,不過「文人學士欲粗涉方書,而為衛生濟人之用者,得此亦不無小補」,又謂「閱之者非惟有益於己,尚可勸導鄉愚,令得保身治病之法」,書名「儒門」一語與此相應。

譯文共分四卷:卷上「論養身之理」,對應原書第一部份“On the preservation of health”,討論光線、熱、空氣、水、飲食及運動六大影響健康要素。卷中「論治病之法」及卷下「論方藥之性」,相當於原書第二部分“On the restoration of health”中的“Index of diseases”及“Index of remedies”,前者討論不同疾病,後者則介紹各種藥物。

附卷為「慎疾要言」、「病症大略」及「簡易良方」。

英漢對照 方便購藥

譯者採取不同方法,處理翻譯問題。首先是疾病名稱的翻譯。譯者沿用中文固有之病名,不過有兩種情況例外。其一,如書中凡例所言:「西國病名甚多,不能悉與中土相符」,若不相符則要另設譯名。如“inflammation”,紅熱腫痛之病,「中土向無總名」,譯者遂用「炎症」以表之。其二,中文名若與其他疾病相混,也要創造新名。

如兒童上呼吸道阻塞疾病“croup”,凡例言「小兒氣管有病,呼吸不利,咳嗽吐痰,中土概稱『肺虛久病』」,舊名欠妥,因而意譯為「呃逆」(今作「哮吼」)。

其次是藥名的翻譯,原則與病名翻譯相似,使用中文已有之藥名。若藥名為中文所無,或雖有藥名但純雜有別,又或名稱「一時難考」,則採音譯法或以化學名稱表示。

譯者對原書也作了其他調整,方便中文讀者。如原書第二部份討論疾病及藥物,按英文字母排序,不過這種方法中文並不適用,譯者於是按照腦髓、臟腑、內外來排列疾病,並據汗、吐、補、瀉等性質列出藥物,以便查找。

此外,書中提及的藥物,大多可在當時的西藥房購買。為方便讀者購藥,書後附設英漢對照的「藥品名目」,收錄名目約三百條。如此一來,「不通英語者,指名買之可也」。

當然隨著醫學進步,科技發達,加上環境變遷,書中所言今天未必全然適用,但此書之翻譯及所作之調整,均見兩位譯者之用心。

他們對於西方醫學知識在晚清的傳播,踏出了重要一步。

 

恒生管理學院商務翻譯(榮譽)學士課程總監 蕭世昌博士